由于银元本身是贵金属,可以在银本位国家直接流通。所以,中国市场通的银元,有相当大的一部分是外国银元。因此,为了便于流通,避免繁琐的折算。清朝也只好以元为单位铸造银元。到了民国,更是如此,民国时期,银元铸造权基本收归中央,地方省份铸造的银元大量减少。另外,除新疆省在民国初年铸造了几种库平一两的银币以外。从中央到地方,再也没有出现过面值一两的银币。至于市场上的那些面值贰圆、伍元、拾元、拾两的“银元”都是臆造假币。
新版银元:这种银元市场上比较多,是用真银通过高仿制成。伪造新版银元是因为早期银元日渐,它的收藏价值已远远银子价格的数倍数十倍,利润可观。这种新版银元虽然在图案、声音、重量等方面难以区别,但也有它的不足之处,早期的银元是用几十吨的机器冲压制成,因此表面平滑如镜,银的密度较好,而新版银元因制造设备简陋,工艺简单,大多数又是翻砂版,即便是用机器冲压而成,机器的重量也比不上原先的老机器,所以细看银元表面及局部有较小的沙眼,用五倍以上的放大镜观察,其图像无立体感,尤其城墙垛口和齿边不规整。
市场上发现的批量伪造银元,主要采用铜镍等合金铸造而成,其特点各异:有的仿照民国三年“袁大头”银币图案,其颜色为白灰带青色,无光泽,声音尖短,类似其他私版;有的直径比正常银元小1毫米左右,重要的是其质量总在20克上下。还有少数的是用铜、铅、锡等金属铸造的假银元,外表镀银,其特点为铜质铸造的假银元版图粗糙,音尖短而量轻,磨掉表面银色多呈现微黄,质量为21克左右;用锡、铝铸造的假银元,则图案模糊,质软无弹力,声音低沉。将银色磨去,锡质的为青灰色;铝质的为青黑色,质量均在20克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