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以山为面,水得山而媚;山者,天地之骨也。因而,造园有山,无山难以成园。自然园林往往选址于自然山水佳境,外借自然山林成景;私家园林往往建在村镇人口密集之处,无山水可借,只得掇石叠山。因而,私家园林往往在不太大的空间范围内,再现自然山水之美,有不落人工斧凿痕迹,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在咫尺之地,创造出“多方胜景,咫尺山林”的园林艺术。故山景是构成中国园林的五大要素之一,五大要素(叠山造景,理水造景,建筑造景,花木造景,动物造景)。正如计成所说:“余七分之地,为垒土者四,高卑无论,栽竹相宜”(《园冶》卷一)。
中国在园林中造假山始于秦汉。秦汉时的假山从“筑土为山”到“构石为山”。由于魏晋南北朝山水诗和山水画对园林创作的影响,唐宋时园林中建造假山之风大盛,出现了堆筑假山的能工巧匠。宋徽宗于政和七年(1117),建艮岳于汴京(今开封),并命朱力用“花石纲”的名义搜罗江南奇花异石运往汴京。自此民间宅园赏石造山,蔚成风气。造假山的手艺人被称为“山匠”、“花园子”。明清两代又在宋代的基础上把假山技艺引向“一卷代山,一勺代水”的阶段。明代的计成、张南阳,明清之交的张涟(张南垣)、清代的戈裕良等假山宗师从实践和理论两方面使假山艺术臻于完善。明代计成的《园冶》、文震亨的《长物志》、清代李渔的《闲情偶寄》中有关于假山的论述。现存的假山名园有苏州的“环秀山庄”、上海的“豫园”、南京的“瞻园”、扬州的“个园”、北京北海的“静心斋”和中南海的“静谷”等。
现代园林假山的发展与古典园林假山不同,呈现了多元化,综合化的趋势。 古典假山限于石材及施工技术条件等,在景观的创作方面有一定的局限性。但现代施工技术及人造石材料的发展逐渐使创造多变的、丰富的山石景观成为可能。特别是对于大规模、大体量石山的创作,可从自然地貌形态特征及组合特点中吸取到创作的灵感。利用水泥、灰泥、混凝土、玻璃钢、有机树脂、GRC(低碱度玻璃纤维水泥)作材料,进行“塑石”,正在现代园林中兴起。塑石的优点是造型随意、多变,体量可大可小,色彩可多变,重量轻,节省石材,节省开支具有现代气息的塑石作品。特别适用于施工条件受限制或承重条件受限制的地方,如屋顶花园。缺点是寿命短,人工味较浓。解决这个缺点,可用少量天然石材与塑石配合进行造型设计,用植物进行修饰,真中含假,假中有真,既节省石材,又减少了塑石的人工味,不失为一种良策。随着科技日益进步,塑石材料、技术在不断的改进,塑石定会更加贴近天然山石本色,达到“假”石宛如“真”石的境界。
制作特点:作品选用软石类中易生苔藓、易雕琢的砂积石造型,该石对表现山清水秀的漓江风光极为适宜。作者长期生活在“山水”的自然环境中,对表现桂林山水风光有到见解。盆中山峰平地拔起,形态万千,峰峦圆浑,清脆吐绿,水面清澈,明洁如镜,蜿蜒曲折。正如唐代诗人韩愈诗:“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
室内假山设计,室内假山制作,的步骤有哪些,乐享假山网在此为大家总结了室内假山设计,室内假山制作步骤,在假山制作前,要做到胸有成竹,制作哪一类,什么造型,都要确定好,否则无从下手,根据构思,初步在纸上画出轮廓形状。
室内假山设计制作步骤:
工具:电动切割锯、凿、钳子、施工锤、灰铲、5分宽毛刷等
材料:灰桶、山石、水泥、沙子、云石胶、潜水泵、吸水管、防水电工胶布、花草青苔等。
方法/步骤:
1、先要调好水泥浆,注意浆要随用随调,还要注意浆的稀稠度。为增加凝固时间,可在水泥中适量加入堵漏材料;对于石体上需附着造型石体,可用云石胶固定,在胶体干后用水泥浆覆盖胶体,以协调整体色调。
2、石材加工,把需要胶接的石头用锤、凿、锯等工具加工出纹理和比较奇特的形状来。为于上下石体相互支撑,对接触部位还需进行切割加工。
塑石假山的主要原料是钢筋混凝土,而导致塑石假山开的直接原因就是混凝土。塑石假山成型后,在早期抗拉强度尚未充分。形成以前,由于混凝土的湿胀干缩、化学减缩、热胀冷缩等原因产生了收缩,受约束的水泥混凝土往往会产生缝大体积塑石假山由于结构尺寸大,水泥水化热引起的塑石假山体内温度升高,热量不易及时散发而形成较大的温度差异,较大的温度变化和差异引起混凝土体积的变化,由于塑石假山各部位不同程度地受到约束,不能自由伸缩,当温度变形产生的拉应力大于水泥混凝土抗拉强度时,便产生了缝,欲消除缝,从减少水泥混凝土干缩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