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强度发光,阳光折射下,可将屏幕表面内容高清呈现在可视范围内。 [4] (2)灰度控制级别高。可利用1024~4096级灰度控制清晰逼真的显示出16.7M以上的颜色,画面立体感。 [4] (3)驱动功率大,扫描方式以静态锁存为主,保障高强度亮光。 [4] (4)为播放效果的佳性,在不同的背景环境下可通自动调节功能合理控制光亮。 [4] (5)电路集成主要借助大规模进口装置,提升运行的可靠性,有利于进行维修调试工作。 [4] (6)利用现代化数字处理技术处理视频,对扫描主要选择技术分布的方式,设计呈现模块化、采用静态恒流驱动,自动化调节光亮,进而实现画面的高保真性、无重影幌动,提升影像画面的清晰程度。 [4] (7)信息显示种类丰富如图标、视频、文字、动画、图片等,并且现实形式多样,如联网、远程现实等,常见色彩与工艺的结合。
主要采用集多种功能于一身的多媒体显示卡PCTV卡,性能更加、采集方式更加、可捕获视频,并有与显示卡相匹配的Studio编辑软件。
随着二极管制与半导体的结合其生产材质与制作工艺逐步升级,突破了原有光亮、颜色的限制,大量应用蓝色二极管、发光二极管,提升了显示光亮度。进而提升了LED显示屏幕在室外环境中的优势,可适应不同显示要求,提升LED在不同环境中的有效价值。对于LED显示屏性能的评价是综合考量的结果,因其相关性能指标都是密切相关的,亮度、视角、分辨率等指标相互影响。当前在高密度、全彩色室内显示屏中利用表贴LED器件提升显示屏获的视角、亮度性能。
LED显示屏其每秒内容可重复显示的次数被称之为刷新频率,当刷新频率较低时,会出显图像闪烁,尤其是在视频拍摄的过程中闪烁过于明显,因此要大限度的提升刷新频率,显示画面的稳定性。
采用LED光源进行照明,取代耗电的白炽灯,然后逐步向整个照明市场进军,将会节约大量的电能。近期,白色LED已达到单颗用电超过1瓦,光输出 25流明,也增大了它的实用性。
改变电流可以变色,发光二极管方便地通过化学修饰方法,调整材料的能带结构和带隙,实现红黄绿蓝橙多色发光。如小电流时为红色的LED,随着电流的增加,可以依次变为橙色,黄色,后为绿色。
早应用半导体P-N结发光原理制成的LED光源问世于20世纪60年代初。当时所用的材料是GaAsP,发红光(λp=650nm),在驱动电流为20 毫安时,光通量只有千分之几个流明,相应的发光效率约0.1流明/瓦。 70年代中期,引入元素In和N,使LED产生绿光(λp=555nm),黄光(λp=590nm)和橙光(λp=610nm),光效也提高到1流明/瓦。
初LED用作仪器仪表的指示光源,后来各种光色的LED在交通信号灯和大面积显示屏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产生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12英寸的红色交通信号灯为例,在美国本来是采用命,低光效的140瓦白炽灯作为光源,它产生2000流明的白光。经红色滤光片后,光损失90%,只剩下200流明的红光。而在新设计的灯中,Lumileds公司采用了18个红色LED光源,包括电路损失在内,共耗电14瓦,即可产生同样的光效。
表一列出了目前白色LED的种类及其发光原理。从表中也可以看出某些种类的白色LED光源离不开四种荧光粉:即三基色稀土红、绿、蓝粉和石榴石结构的黄色粉,在未来较被看好的是三波长光,即以无机紫外光晶片加R.G.B三颜色荧光粉,用于封装LED白光,预计三波长白光LED有商品化的机机会。但此处三基色荧光粉的粒度要求比较小,稳定性要求也高,具体应用方面还在探索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