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槐树在中国广为栽植,全国各地都有大槐树,为的是山西洪洞县的大槐树。史载,明朝永乐皇帝迁都北京,由于当时河北人口,所以从人口较多的山西,外迁的在洪洞集结,留恋故土的们,多采集大槐树的种子、枝条,将它种植到新家。因此直到现在,在河南河北、山东、东北各地,这一民谚仍然家喻户晓:“问我老家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崇祯皇帝在北京景山上上吊的也是一棵槐树。邱县刘云固村的一株古槐树龄在1600年以上,历经14个朝代,如今依然枝繁叶茂。
五叶槐 五叶槐又名蝴蝶槐,为蝶形花科槐属,国槐的变种,小叶3-5枚簇生,顶生小叶常3裂,侧生小叶下部常有大裂片,叶背有毛。 金枝国槐 金枝国槐又名金枝槐,为蝶形花科槐属,落叶乔木,树冠圆球形或倒卵形,高可达25米,枝条金,奇数羽状复叶,小叶对生,全缘,花序为顶生圆锥花序,花黄白色,花期6-9月。
六月中旬,当国槐小苗基部长到0.5厘米时就可嫁接。此时主要是芽接,带木质双舌对接。方法是:用接刀在砧木基部向下斜切一刀,然后从其上2.5厘米处向切口削下,深度达木质部2毫米,成为一个舌状槽。再从接穗上用同样的操作方法切取同样大小的舌状芽片放入舌状槽(砧木和接穗粗相符,不能差距太大,以免造成皮层不能吻合,降低成活率),用塑料膜绑紧,随后从接芽向上留3至4片叶子,剪掉多余部分,促进营养回归,使接芽尽快愈合成活。
国槐树性耐寒,喜阳光,稍耐阴,不耐阴湿而抗旱,在低洼积水处生长不良,深根,对土壤要求不严,较耐瘠薄,石灰及轻度盐碱地(含盐量0.15%左右)上也能正常生长。但在湿润、肥沃、深厚、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上生长。耐烟尘,能适应城市街道环境。病虫害不多。寿命长,耐烟毒能力强。甚至在山区缺水的地方都可以成活的很好。
国槐树的荚果串珠状,长2.5-5厘米或稍长,径约10毫米,种子间缢缩不明显,种子排列较紧密,具肉质果皮,成熟后不开裂,具种子1-6粒;种子卵球形,淡黄绿色,干后黑褐色。 槐树的花期6-7月,果期8-10月。
国槐树的羽状复叶长达25厘米;叶轴初被疏柔毛,旋即脱净;叶柄基部膨大,包裹着芽;托叶形状多变,有时呈卵形,叶状,有时线形或钻状,早落;小叶4-7对,对生或近互生,纸质,卵状披针形或卵状长圆形,长2.5-6厘米,宽1.5-3厘米,先端渐尖,具小尖头,基部宽楔形或近圆形,稍偏斜,下面灰白色,初被疏短柔毛,旋变;小托叶2枚,钻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