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备使用的新树脂先用热水反复清洗。阳树脂可用70~80℃的热水,阴树脂(特别是强碱阴树脂)的耐热性较差,可用50~60℃的热水。开始浸洗时,每隔15分钟左右换水一次,浸洗时要不是搅拌,换水4~5次后,可隔30分钟左右换水一次,总共换水7~8次,浸泡至洗涤水不带褐色,泡沫很少时为止。
树脂用热水洗涤后装填进柱,再用酸、碱处理。阳树脂用1mol/1HCL缓缓流过树脂层,用量约为树脂体积的2~3倍,约2小时流完,用水稍淋洗后,再用1mol/1NaOH流过树脂层,用量和流速同前。碱流完后,用水淋洗至出水ph9左右,再用1mol/1HCL或0.5mol/1H2SO4将树脂转成H+型,用量为树脂体积的3~4倍,流速与前同。酸流完后,用水淋洗至出水ph6以上时,即可投入运行。
无论是阳树脂或阴树脂,当使用若干周期后,都会发生交换容量下降的现象。容量下降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采用不完再生,树脂上有一定量的未被再生下来的离子逐渐累积,影响交换的正常进行;另一方面,例如含铬废水中的H2CrO4及H2Cr2O7等对树脂都有氧化作用,使树脂中Cr3+越来越多,影响树脂的正常工作。因此,当树脂容量有显著下降的趋势时,应进行树脂的活化。
树脂的选择性与选择系数树脂对不同的离子具有不同的亲和能力,对亲和能力强的离子选择,和它结合力强使之不易泄露。但由于结合牢固,再生时,该离子置换下来就很困难。树脂对离子亲和能力的差异,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树脂自身的性能,尤其是自身的交联度。交联度越大,对离子的选择性就越大,其亲和能力就越强。反之,就越弱。二是与溶液中离子的性质、组分和浓度有关。
由于离子交换树脂的亲水性,因此它总含有一定数量的水化水(或称化合水分),称为含水率。含水率通常以克湿树脂(去除表面水分后)所含水分百分数来表示(一般在5%左右),也可折算成于克干树脂的百分数表示。
树脂颗粒内部含有大量的水分,在零度以下温度贮存或运输时,这些水分会结冰,体积膨胀,造成树脂颗粒的崩裂。冻过的树脂在显微镜下可见大量裂缝,使用后短期内就会出现严重的破碎现象。为了防止树脂受冻,应将树脂保存在5-40℃下,避开在冰冻期运输。
正常运行状态下的树脂,在失效过程中,树脂颗粒会产生膨胀或收缩的内应力。树脂在长期的使用中,多次反复膨胀和收缩,是造成树脂颗粒发 生裂纹或破碎的主要原因。树脂膨胀与收缩的速度取决于树脂转型的速度,而转型的速度又取决于进水的盐类浓度和流速。
离子交换法是利用离子交换剂对废水中的有害物质进行交换分离,常用的离子交换剂有腐殖酸物质、沸石、离子交换树脂、离子交换纤维等。离子交换的运行操作包括交换、反洗、再生、清洗四个步骤。此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可回收利用重金属、二次污染小等特点,但离子交换剂成本,再生剂耗量大。
树脂存放时不在要求的条件下进行存放,温度过或过低,常常造成树脂失水,没有防止污染和防霉的措施,不同种类树脂混放; 对新树脂验收过重于依懒经验,忽视按树脂的性能指标进行验收。对在用的离子交换树脂当设备停用后,不重视保养,如冬季防冻措施不到位,夏季无树脂防霉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