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轮除湿机以前由于除湿转轮高密集技术的特点,在中国的发展可以分为3个阶段,2000年之前为初级阶段,国内无自主产权,所有转轮全部国外进口;2005年-2008年,中级阶段,大量国外品牌转轮抢占中国市场,国内自主研发转轮开始并有小批量产品;2009年以来,飞速发展阶段,各类转轮结构的除湿机从结构形式到风量规格,百花齐放,国内配套组装技术渐趋成熟,国内已有大量转轮除湿机生产厂家,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无锡、杭州等地,都是以采购进口除湿转轮进行整机组装为经营模式。各个生产厂家都各自有一定的市场,但是产品质量良莠不齐。
转轮除湿技术早是由美国的Bryant(布莱恩特)在1950年发明的,但是随着技术的发展,日本瑞典在转轮制造技术上逐步。同时转轮的组成成分,2008年之前,发展到第四代:硅胶,的为分子筛+硅胶结构。采用的专利固体吸附技术,可以连续稳定、大负荷的空气调湿运行,特别是低温低湿工况下可实现—70℃的低空气露点。 空气固体吸附分离采用国际通用的转轮式金属硅酸盐干燥剂吸附体。在除湿过程中,吸附转盘在驱动装置带动下缓慢转动,当吸附转轮在处理空气区域吸附水分子达到饱和状态后,进入再生区域由高温空气进行脱附再生,这一过程周而复始,干燥空气连续的经温度调节后送入空间,达到的温湿度控制。
其功能包括: 再生风高温保护 转轮阻塞报警与保护 再生侧过滤器阻塞报警 处理侧过滤器阻塞报警 转轮意外停转报警及保护 关机后再生风延时控制 风机过载报警以及保护 湿度自动控制(提供开关量信号给电加热再生器) 处理侧进风温度显示 处理侧出风温度显示 再生侧进风温度显示 再生侧出风温度显示 再生侧再生温度自动控制 中国的转轮除湿机成熟之路还需要一段不短的时间,技术提升(特别是核心技术的掌握)、运行能效的提高、产品功能和外观的多样化是行业亟需解决的问题。另外国家还需要出台相关标准来引导促进和规范转轮除湿设备市场。
除湿方式的种类
1.冷却除湿 将空气冷却至露点以下,再除去冷凝后的水分。在露点为以上的场合有效。
2.压缩除湿 对潮湿空气进行压缩、冷却,分离其水分。在风量小的场合有效,但不适宜于大风量。
3.固体吸附式除湿 采用毛细管作用将水分吸附在固体吸湿剂上。可降低露点,但吸附面积大时设备也随之变大。
4.液体吸收式除湿 采用氯化锂水溶液的喷雾吸收水分。露点可降至左右,但设备较大,而且更换吸收液。
5.吸附转轮除湿 将浸渍吸湿剂的薄板加工成蜂窝状转轮,进行通风。其除湿结构简单,经过特殊组配露点可达-70℃以下。
转轮除湿机在国外的发展起始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的瑞典,在国内的发展起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在美国、日本、瑞典等少数发达国家,由当初单一的氯化锂除湿转轮发展到活性硅胶、分子筛、有机合成材料等多种除湿转轮;而国内限于多种原因,到只有氯化锂除湿转轮趋于成熟,硅胶、分子筛材质的还极不成熟。 我们在二十多年生产和销售除湿转轮及整机中累计出经验:在正常使用时(按一年运行300天,每天按运行8小时计,温度要求20-45%范围内),国产除湿转轮的使用寿命是两到三年,伴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吸湿剂会逐渐衰减或脱落直至干燥风出口的温度达不到用户需求,这时需更换除湿转轮。
转轮除湿机除湿:转轮除湿机使用的是硅胶复合分子筛除湿转轮,转轮具有高达82%的吸湿剂,在低湿低温环境下吸湿能力还是一样的强,可以用于要求露点温度低到-65℃除湿领域。转轮除湿机不仅可用于大面积低温环境除湿,还可清洗,降低维修费用。 转轮除湿机采用世界转轮吸附技术,能实现无氟除湿的目的,在提高室内生活品质的同时,不增加室外污染的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