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熟旧的方法,当然适用于熟旧感很好的古玉,但是有些古玉就没有玉质熟这个现象,那么在这个古玉上,这个方法就不适用;看纹饰神韵的,在素器上就不适用;看皮壳的人,皮壳又千姿百态,也不好一言统之。所以,看到了玉器有很好的光气,你可以判断他是真的古玉。但是千万要注意,当你看一件玉器没有符合你的光气标准的时候,它未必是假的,可能仅仅是它不在你的光气方法适用范围之内而已。
很多人达不到像不闻山人老师的眼力,所以,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有研究也罢,有方法也罢,有一定的眼力也罢,古玉要分为三类,而不是两类:能看懂的真品,能看懂的假品,第三类,是看不懂真假的东西。
没有第三类,那就不是我们的看古玉的方法有问题了,而是我们的思维错了。这就是所谓“术”和“道”的区别。
古玉鉴定的方法
这里要注意玉器各方面特点的一致性,就是说从各个角度来判断,得出的结论应有一致性,应为同一时代、同一地区的玉器特点,不能多特征拼凑。如果出现了不同,则要另行分析,将以晚的时代特征为基准。
在得出初步的类型归属意见后,便要进行真伪的判断,这时,同样需要进行造型、纹样、材料、加工工艺方面的分析,还要判断是否有人工伤残、人工染色和人工作旧,而有关古玉做伪方法方面的知识,鉴定者对见
过的假古玉特点的了解,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由于假古玉的制造方法太多,目前又无部门进行假古玉标本的归纳,要进行重要鉴定时,鉴定者要自备举证方法,因而有条件的,要进行有关的资料整理。
判定古玉真伪是非常困难的,鉴定者往往遇到三种情况:
a.在短时间内能明确作品为古玉;
b.在短时间内能判定作品为假古玉;
c.一时不能做结论,对作品真伪要进一步研究。
加工特点的判断。几千年来的玉器制造,基本上是用铊具进行的,变化不是很大。但加工方式上,每一时期都有自己的特点,鉴定家称为“刀工”,据刀工判断玉器造年代,鉴别真伪,是鉴定过程中进行的。
要注意玉器的体积。一些时代的玉器在体积上大致有一个体积的变化范围,特殊的小或大的作品为假古玉的可能性就很大。
应该注意的是,目前古玉做旧的方法非常多,而且效果同真古玉的旧色又非常接近,这就给鉴定带来了困难,需要认真研究和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