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种:金枝槐播种前用地膜覆盖大垄,之后穴播,穴深2.5-3.5厘米,株距15厘米,1垄播种2行,行距40厘米,将种子播入穴内,1穴2粒种子,播后覆盖2.5-3.5厘米细土,压实。
苗期管理:金枝槐播种后及时浇水,浇透,以后根据天气情况和土壤商情,进行水分调节,遇到干旱时,及时补水,遇到大雨天,及时排涝。
当金枝槐幼苗出齐后,苗高10厘米左右,进行间苗,留壮苗,去弱苗。结合间苗,进行1次除草和松土,除草和松土过程中,避免伤到苗木。7月初苗木生长旺盛期,追施氮磷钾复合肥,亩施肥35千克。
金枝槐的嫁接“T”形芽接法
砧木:选用金枝槐生长旺盛,且无病虫害的1-2年生的国槐实生苗,且根部直径4.0-6.0厘米做嫁接金枝槐的砧木。在芽接天,根据砧木苗高,将砧木距地面7.5-10厘米以上的部位的分枝剪去,利于芽接操作。
绑缚:用塑料带从接口上边开始绑缠,把金枝槐接口缠满,不留空隙,叶芽和叶柄要留在外边。
嫁接后管理:金枝槐嫁接后要随时观察嫁接口的变化,观察细菌感染和接口成活情况。当接穗的叶柄用手轻轻一碰马上脱落时,且接穗的皮色呈鲜绿色,说明嫁接苗基本成活。叶柄触碰不掉的,且接穗呈现干枯状,说明嫁接苗没成活,需要及时进行补接。
刺吸类害虫
槐蚜每年发生多代,以成虫和若虫群集在枝条嫩梢、花序及荚果上刺吸汁液为害,导致被害嫩梢萎缩,妨碍生长,受害花序不能开花,同时诱发煤污病。每年3月上中旬开始大量繁殖,4月份产生有翅蚜,5月份迁飞至树上为害,5-6月与8月份为害严重。以无翅胎生雌蚜在树盘杂草的根际等处越冬,少量以卵越冬。
朱砂叶螨,每年发生多代,以受精雌螨在土块孔隙、皮缝、枯枝、落叶等处越冬。在叶背面为害,受害叶片初呈黄色小斑点,后扩展到全叶,严重时叶片枯黄脱落。
金枝槐的蛀干类害虫
主要是锈色粒肩天牛,每2年发生1代,以幼虫在蛀道内越冬。幼虫钻蛀食树干为害,每年3月上旬幼虫开始活动,取食为害韧皮部及木质部,连续为害后,形成层被破坏,韧皮部与木质部分离,导致受害株树势衰弱、枝条干枯,甚至整株死亡,影响园林景观。
金枝槐叶部病害
主要是炭疽病。该病主要为害叶片、枝梢,多在叶片边缘和叶尖发生感染,初呈黑褐色圆形或不规则形小斑,后扩大或多个小斑融合成大枯死斑,呈浅灰褐色,边缘紫黑褐色。嫩枝病斑为黑褐色,病斑扩大绕枝一周,枝条枯死。
金枝槐蛀干类害虫的防控技术主要有人工防治、农业防治、塞孔防治、涂干防治等。
人工防治:每年6月中旬至7月下旬成虫发生期,利用其飞翔能力差的特点,振落受惊成虫后捕杀,或夜间在树干上捕杀产卵雌虫;7-8月产卵期,用铁丝人工钩杀产卵槽内的卵或幼虫。
农业防治:加强肥水管理,保持林下卫生,及时清除衰弱树、病死树及枝条。
塞孔防治:幼虫为害期,用铁丝将新鲜木屑从蛀孔内掏出,塞入浸有内吸性杀虫剂的脱脂棉后用泥封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