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镜一般是含锡量较高的青铜铸造。它制作精良,形态美观,图纹华丽,铭文丰富,是中国古代青铜艺术文化遗产中的瑰宝。近年来,尽管古铜镜收藏急剧升温,但收藏古铜镜的步则是要懂得鉴赏。
在过去收藏铜镜多半依附于收藏青铜器内,一般喜爱青铜器收藏家,多半也会收几面铜镜。青铜器是此门类永远的主角,重要的青铜器大多是为礼器,所谓「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崇高的地位不言可喻,在中国歷代收藏中都是别。铜镜量颇大但精美的并不多,尤以日本与欧美收藏为数不少。日本正仓院庋藏的〈国宝级唐代螺钿镜〉,可说是传世品里的文物;前几年日本收藏家千石唯司释出收藏,市场上出现不少也带动一波行情。战国以降青铜器衰退,制镜工艺在唐代达到顶峰,也并非春秋战国汉代的铜镜价值低,而是唐镜在保存上品相更完整。如藏家所喜爱的金银平脱镜,是用金或银的薄片以动物纹或花纹贴在铜镜上,再用刻画的方法画出细纹,或用螺钿镶嵌,非常精美。但也因为保存不易,大部份都有修补。铜镜与青铜器、三彩等出土文物,目前在欧美拍卖需要传世的证明,影响到市场交流,在未来还期待政策的松绑与更多的开放。
战国时期四山镜
虽然对于铜镜的具体起源,我们已无法考证,但铜镜的出现的确是人类文明发展与进步的表现,这一点毋庸置疑。中国古代铜镜不仅是一项精美的装饰艺术,也是我国青铜工艺的代表,从纹饰上可分彩绘镜、鎏金镜、素镜、花鸟纹镜、花叶镜、山字镜、仕女人物镜、禽兽纹镜等,不胜枚举;从形状上可分为圆形、方形、长方形、葵花形、菱形、盾形、钟形、鼎形、带柄镜等,种类繁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