柱墩石名字起源:承柱的柱基石;柱下的基础。墨子书中记载:“山云蒸,柱础润”。“柱础”一词早便来源于此。早的柱子应是直接“种”于地下,但为了防止柱子的移动下沉,便在柱脚的部位放置一块大石头,使柱身的承载重量能均匀分布于较大面积上,减轻柱身承受力后来,人们发现埋在地下的木柱容易潮湿腐烂,所以便把石块提升至地面上,可免除椎础的腐蚀或碰损。人们将柱子底下承受压力的部分叫“础”,而在础与柱子的之间常有“踬”的放置,以隔断毛细现象向柱子渗入的湿气,并且能于损坏时随时抽换。但我们一般所通称的“石柱礅”即包括以上两者。
一般从柱墩石上都能直接体现出住宅主人的身份与品位,其农村柱墩石柱础浮雕内容除了常用的蝠鹿鹤(寓意福禄寿喜)、梅兰竹菊四君子、松鹤延年等图案外,还往往离不开渡船、河水、水鸟等相关内容,亦有反映农耕渔猎的生活生产场景。由以上纹饰内容可以看出,柱础石浮雕图案多为当时百姓喜闻乐见的内容题材,主要描绘日常百姓生活,寓意美好吉祥,具有传统吉祥文化的象征意义。这些富有生活气息的浮雕,一方面烘托了北五省会馆室内的空间氛围,起到装饰美化环境的作用;另一方面又展现了当时南来北往的商人期盼生意兴隆、财源广进,表达出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及情感的寄托。石柱础的强大生命力,源于它原本是一个结构构件,后来又演化成一种艺术。形式,一种依赖于结构功能的艺术形式。
柱墩石的承重功能
柱墩石修建在柱子下面,承接柱子以上的重量,要选择坚硬的青石或者花岗岩才可以。
柱础的抗震功能
梁思成曾从建筑和结构形式上对中因木构古建筑作了大量的调查研究指出柱根。与础石之间能产生隔震效果。
柱础的防潮功能
古人很早就发现石头不怕潮湿,能起到隔潮的作用。使用石头来作为柱础,能达到隔绝地基的潮气,防止木柱受潮腐烂的目的。一般来说,各地区的柱础都会根据该地区的气候特性而采取不同的防潮处理手法:南方多雨和气候潮湿,一般将屋檐下面以及天井四周的柱础做得比较高,有的看上去有相当于一半的柱子高度,北方气候干旱少雨,柱础没有做高的必要,一般处理得比较低。还有一种在石础项面与木柱子底面之间加“踬”来隔潮的做法,就是在木柱的底面与石础顶面之间放置一块木纹是水平向的木板。尽管它是木质的,但由于木纹为横向,能够起到防止水分垂直向上的毛细吸管作用,因此这样的木踬能够起到一定程度的隔潮作用,但是随着时间的久远,木踬需要更换。“质”除了木质,还有铜质,但较为少见。
柱础石、柱顶石图片样式和设计制作不受规章制度的约束,犹如脱缰的野马,花样众多。大部分造型精美,繁复的柱础都是源自于民间。由于柱础的造型众多,到目前为止,对于柱础的式样没有确定的划分。本文在对众多柱础进行整理后大致归纳为五大类型:
1、几何式:四方形柱础石、六方形柱础石、八方形柱础石、圆形柱础石。
2、器物式:覆斗形柱顶石、覆盆形柱顶石、鼓形柱顶石、鼓镜形柱顶石、宝瓶形柱顶石、宫灯形柱顶石。
3、动物式:狮形柱墩石、象形柱墩石、羊形柱墩石、蟾蜍形柱墩石、猴形柱墩石、龟形柱墩石等等,一般来说动物样式的柱墩石、柱础石价格稍微高一点。
4、植物式:瓜形柱脚石、葫芦形柱脚石、莲花瓣形柱脚石等等。
5、复合式柱顶石:由多种形式通过复杂的组合而成柱顶石,这种柱顶石。
石雕柱础石是我国建筑石构件的一种,又称作柱础石,柱脚石,石柱墩,是承受屋柱压力的奠基石,在传统砖木结构建筑中用以负荷和防潮,对防止建筑物塌陷有着的作用。常见的造型有圆形,方形,空心,六棱,八棱,鼓形等样式。
从石雕柱础石图片来看,这种古建筑柱墩雕刻造型,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埋于基面以下的,为了承受柱的荷载,防止柱子下沉;一种是基面以上的,是为了隔绝地面的水汽,防止柱脚受潮腐蚀,起了一个保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