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庙里的石碑为数多,它们多立于之前,中轴线的两侧。碑上多刻记与寺庙有关的事迹,包括寺庙性质、建庙过程、寺庙兴衰等等。有的寺庙由于历史悠久,记载这些内容的石碑数量增多。例如山东泰山下岱庙是历代帝王祭拜泰山,举行封禅大典的地方,传说开始于秦汉,如今庙内建筑虽然多为明、清两代所建,但自古留下的石碑却多达150余座。其中有珍贵的泰山秦碑,刻有唐代诗人杜甫名诗“望岳诗”的“望岳碑”等。
在生活中,我们都能见到各种各样的石碑,有简单样式的石碑,也有像照壁样式的石碑,还有龟驮石碑。石碑,是用作纪念物或标记的竖石。多镌刻文字,意在垂之久远。
石碑作为纪念物或标记的竖石。多镌刻文字,意在垂之久远。碑是立在宫殿、陵墓或寺庙中记事的石块。石碑由碑首、碑身、碑座三部分组成。
1、碑首早期有圆首形和尖首形两种。这大约与周代琬圭和琰圭两种礼玉有关。自魏晋以后碑首逐渐发展成盘蝻纹装饰浮雕。
2、碑身是碑的主体部分。一般是竖长方形的巨石。碑的正面叫“碑阳”。以刻文字为主。古代刻碑的通例是碑额为标题。采用隶书体。称为“题额”;采用篆书体的。称为“篆额”。碑的背面叫“碑阴”。
3、碑座是安放碑身的石座,称为“趺”。早期的趺座为简单的长方形,四面各有朱雀、玄武、青龙、白虎“四神”。
传统立碑
从古至今,人们偏爱立碑居多,这种墓碑几乎占据了中国现存墓碑总量的百分八十以上。这种碑型的造型为长方形,短边部分为上下,长边部分为左右,在古代,石碑几乎都是这种形状。这种墓碑的好处是拜祭的时候可以很好地看清碑文上面的文字;并且古人讲究高人一头,墓碑如果高一些,身份地位也会比较高。传统立碑仍然是许多人的选择,也是人们容易接受的碑型。
艺术立碑
在陵园一些墓位或家族墓穴,多采用艺术形式的立碑,凸显墓主的文艺品味,彰显个性。艺术立碑保留了传统立碑中立碑和底座的式样,对立碑和底座进行了艺术雕刻的创作,形状多样不规则,颜色也比较多彩。由于艺术墓碑定做居多,不可进行规模化生产,专属私人订制,所以价格相对较高。
采用天然石材制作墓碑,不仅保存时间长,而且刻字整齐工整,阅览时非常清晰,因而一经推出后,就迅速了市场,替代了以前的水泥墓碑。石雕墓碑的可用石材多种多样,有大理石、花岗岩、砂岩,而花岗岩是墓碑常用的一种石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