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黄石只有我国福建寿山的田中出产,因为色泽普遍泛黄色,又产在田里,故称田黄。田黄石的材质温润凝腻,被称为“印石之冠”;中国印章的美学表现在篆刻、印钮装饰和印材的品质三方面,名贵的田黄石与印章结缘,不仅丰富了印章的审美价值,同时也使田黄自身的价值倍增。田黄石的色泽,以沉着而纯净的深黄为基本色调,象征着富贵。一块田黄印石,除了应具有细腻、温润的特征外,还要色泽、纹理鲜明、形体较大、印钮雕刻精美,如果印面出自篆刻名家之手,其价值就会更高一筹。收藏田黄石有旧石与新石之分,旧石总体上说品正、形正的较多,而新石往往为了不减少分量,多以自然随形为主,很少被加工成方正的印材。田黄石有着特的纹路,通常被称作“萝卜丝纹”,一些人往往以此作为鉴别田黄石的依据,但是,事实上一些有“萝卜丝纹”的石料并非就是田黄,所以单凭一种纹路是不能确定的。
田黄石是寿山石系中的瑰宝,素有“万石中”尊号。其色泽温润可爱,肌理细密,自明清以来就被印人视为“印石”。数来田黄石极受藏家至爱,正如俗语所说:“黄金易得,田黄难求”。
建省福州市北部山区的寿山乡,乡中有一条约1千多米长,宽2百多米的山溪,就是田黄石的出产地。它是脱离石脉而立成块,长期埋于沙士之中,是“无根而璞,无脉可寻”的石材。田黄石分上坂,中坂和下坂三个地段组成,上坂是靠溪水上游地区,这儿出产的田黄石透明度高,有通灵感,颜色略显微黄的白色调为主。由于上游的水源好,出产的田黄石犹似玻璃一样的光泽明亮。田黄石的上品称“银裹金”和“田白石”,出自上坂区。中坂位于溪河的中间部分,所产之石大多标准而规范,而且石质洁净湿润,色泽浓重,石中的萝卜纹理清晰,田黄石中的“田黄冻石”、“金裹银”、“桔皮红”、“黄金黄”、“枇杷黄”、“鸡油黄”等,大多产于此坂。下坂因处坑头一带,缺乏水冲性,故石质透明度较差,多为桐油色、暗赭色,纹理较粗。
田黄石的母矿在生成时,由于地开石和辉锑矿原共生于低热矿液矿,而后辉锑矿在长期表生作用下,转化为锑的氧化物。自从田黄石由矿床分离埋藏水田中,这种锑的氧化物在这个特定的环境中,因地下水的作用,对其长期浸润,使石表染色形成石皮。同时,田黄石中所含的氧化铁也对自身浸润,促其形成特有的色泽变化,因此田黄石不仅有特有的石皮,而且其质地与寿山石的质地也是有区别的。
这是一件以2530万元成交的清代田黄石印章 ,这件清代田黄石印章重达438克,经过漫长的岁月留下的痕迹非常醒目。细看这件清代田黄石印章的色彩艳丽,整体的色泽浓淡协调,质地温润可人,十分,是一件的传世宝石雕件,
虽然拍卖价格不断上升,拍卖会上的好田黄却越来越少。福州一名藏家说,好石头减少则是因为藏家买进后一般不肯轻易出手。
从历届拍卖来看,虽然这几年寿山石不断升值,但是除宫廷御用品外,寿山石还少有单件价值能过千万的。福州漳林村雕刻从业者王先生表示,这并不代表民间没有的田黄,一些大块头的田黄被藏家藏在家里,一般不对外公开,而且这些石头大多还是原石。目前亮相的田黄以摆件为主,而摆件雕刻通常会掩盖裂痕等瑕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