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黄页88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河南金九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供应产品 > 加州鲈鱼鱼出血病药鳃霉病药,鱼赤皮药

加州鲈鱼鱼出血病药鳃霉病药,鱼赤皮药

更新时间:2024-01-01 11:54:51 [举报]

鳊鱼出血病病鱼症状
1、患病鳊鱼上下颌、口腔、眼睛及鳍基部均出现不同程度出血,鳃丝呈褐色,肛门发红。
2、病鳊鱼解剖,一般腹腔内有深黄浊液,肠道内少有食物并严重出血,肝易碎,胆囊肿大,死鱼通体出血透红。 
用药方案:
外泼:红煞星,连用2-3次(次用药前先用碧水灵效果更好)
内服:氟苯尼考粉+肝胆康泰+三黄散。

鱼肠炎病是由肠型点状产气单胞菌感染引起的细菌性肠炎。在全国各养鱼区均有流行,危害草鱼、青鱼、鲤鱼等多种淡水鱼,严重时全部死亡,是我国危害严重的鱼病之一。 病原存在于天然水体及水底淤泥之中,健康鱼肠道也常有此菌,当水质恶化、溶氧低、饲料变质等引起鱼体抵抗力下降时,常暴发本病。此病的原体为肠型点状气单胞菌,为条件致病菌。在鱼的全部养殖进程中肠道内都存在此类病菌。但在健康的鱼体中,该菌种没有占优势,不会引发疾病。
发病症状
1、病鱼游动缓慢,食欲减退,甚至不吃食。
2、全身鳞片疏松并竖起,基部发红,腹部两侧肿胀,肛门红肿外突并稍翻出,稍压腹部有血水流出。
3、在发病的初期,剪开肠道,可见肠壁局部充血发炎,肠道没有食物。
4、发病的后期,可以看到肠道、食道、胃呈红色,内脏器官不正常,肠壁的弹性很差,肠内只有淡黄色的粘液,血脓充塞肠道。感染率与死亡率很高。
分类
1、内寄引起的肠炎。
此类肠炎通常难以和内寄区分开来。眼睛,体色,神态,与内寄几乎相同。只能从食欲和粪便来区分,内寄的鱼食欲不减,肠炎多数厌食或拒食。内寄的粪便通常是空心或分段的白便,肠炎的鱼很少有便,或是脓样白便。
2、消化不良引起的肠炎。
此类肠炎的鱼表现为厌食或拒食。神态呆滞,有时伴有体色变暗或发黑。大多时间表现出离群,面壁状态。粪便多数为散便,或脓样白便。
3、水质变化过大引起的肠炎。
此类肠炎鱼的表现是体色发黑。缩鳍。聚堆。粪便表现多为拖便,长可达10公分左右。
4、细菌感染引起的肠炎。
此类肠炎鱼表现除了发黑,缩鳍和聚堆外,大的特征是腹涨。是肠炎中容易死鱼的。粪便多为脓样白便,也有拖便的。
正确预防:定期补注新水,全池泼洒生石灰水,保持水质清新;投喂的饲料要新鲜,不要投喂腐烂变质、发霉的饲料。
治疗方法:采取全池泼洒药物与投喂药饵相结合的方法:
全池泼洒红煞星,即每瓶用2-3亩/每米水深,连续2-3天
同时投喂恩诺沙星可溶性粉/氟苯尼考粉+肝胆康泰+三黄散,连用5-7天

带菌鱼是烂鳃主要的传染源,还有曾经被得过烂鳃病的鱼污染过的底泥和水源也是导致烂鳃发生的源头,水中病原越多、水质越差、底质越差、鱼密度越大,此病就越容易暴发与流行。
  烂鳃病原体:一般认为烂鳃病是由气单胞菌、柱状曲桡杆菌、粘液球菌、车轮虫、指环虫、粘饱子虫等引起的。
  烂鳃病症状:病鱼鱼体和鱼头发黑,鳃盖内表面充血,中间部分常成糜烂状或者有一圆型通明的小窗,鳃丝肿胀或者充血发黑,黏液增多,末端残缺等症状。
病因:
细菌性烂鳃:因细菌感染而引起鳃丝糜烂的疾病,发病初期鳃丝前端充血,有肿胀,有鳃丝鲜红与乌黑界限;随后鳃丝出现坏死、腐烂,有贫血与失血症状,有淤泥和开天窗,应根据病情轻重来对症下药(根据水质与鱼大小、体质,还有当时季节天气的情况来考虑该下什么药)。
  鳃霉性烂鳃:因真菌感染引起的一种疾病,通过显微镜可以发现鳃丝内有黑色丝状,严重时鳃丝内有枯树状物质。该疾病会影响鱼鳃丝的正常功能,当水质恶化、天气突变引起水中氧气降低时,鱼易浮头。
  寄生虫烂鳃:从鳃上观察是什么类型寄生虫引起鳃部损伤和损伤的程度,蚤等可以通过眼睛判断,但是车轮虫、斜管虫、指环虫等要用显微镜确诊,再根据轻重来对症下药,杀虫后需对水体杀菌,预防受过伤的鱼被细菌感染再次受伤,过后注重水质调节,鱼体内服调理。
  营养性烂鳃:正常鱼的鳃丝是鲜红色,营养性烂鳃会使鳃丝肿胀并且发黑,有人会说水环境恶化与药物的刺激也会使鳃丝肿胀和发黑,所以需要正确判断与诊断(以鱼体内部来确诊),这样可选用抗应激药物与内服中草药、营养方面的药来增强鱼的体质。
  药物性烂鳃:养殖户滥用杀虫药与杀菌药、水质不好等原因,导致鱼鳃丝被腐烂,大多数鳃丝水肿呈白色、有缺损并且有细菌性感染。这个时候不能用刺激性药物,否则会加重病情,该病通常用温和性药物来配合水质调节,改变水质环境与营养,且还要加以内服药物来与增强营养。
  环境性烂鳃:水环境性烂鳃往往是水质分层与水质有机质物、有毒有害物质的积累,使水体呈黄浊色,因天气突变导致水体缺氧而引起的中毒性烂鳃。一般症状是,鱼在天气变化当天有浮头现状;第二天吃食减退、没激情;第三天出现靠边,烂鳃,死鱼的现象。
预防:在鱼病流行季节坚持每15天调1次水,控制水的稳定性。在鱼病流行季节,草鱼运输与分塘时,做好四消工作,防止鱼病发生;特别是150克和150克以下的小草鱼特别容易得烂鳃病,往往是水质与塘泥的原因引起草鱼鳃丝功能减退,且这种水环境特别容易发生由指环虫、车轮虫、还有细菌等引起的烂鳃;调水改底是根本,发现吃料情况异常时(比如炸群,发现草鱼打转、一群一群、沉底吃料,就得引起高度注意,抓鱼诊断,采取用药措施预防。
  治疗:要分清楚是什么原因引起的烂鳃。如果是细菌性烂鳃,可以全池泼洒红煞星,即每瓶用2-3亩/每米水深,连续2-3天。同时投喂恩诺沙星可溶性粉/氟苯尼考粉+肝胆康泰+三黄散,连用5-7天

草鱼烂鳃病:为细菌性传染病。
(1)病原:病原体为粘球菌,传染途径主要是病鱼。从商店购买鱼易带此病。金鱼、热带鱼都易得此病,不易。常常并发肠炎,有的时侯不出现任何症状鱼即死掉,只有撬开腮盖或解剖后,才能确诊此病。死亡率一般50%~60%,有时高达80%。
(2)症状:腮丝由鲜红变成苍白,由外缘开始靡烂,脱落。腮盖骨内充血,中心骨坏死脱落。腮丝之间粘膜增多,呼吸困难,轻者浮水面,重者沉箱底很快死亡。有的鱼并发肠炎,解剖肠出血,亦有溃烂的斑点。轻者有食欲,重者无食欲。
(3)治疗:个别鱼得病捞出淘汰。如普遍患病,全池洒药红煞星2-3次,内服恩诺沙星+肝胆康泰+三黄散+大蒜素

细菌性出血和病毒性出血主要区别

细菌性:发病后鱼体表充血,肛门红肿,腹部膨大,腹腔内积有大量腹水并有溶血现象。早期肠道内有少量食物,并且有充气的现象、多粘液,鳃丝末端腐烂。

病毒性:病鱼体表各组织器官或组织出现斑点或块状出血,甚至全身出血,撕开表皮后可见全身肌肉呈现红色。鳃丝出血或呈苍白色,体腔有时有腹水,肠道内无食物,充血但不糜烂。

赤皮病:病原体为荧光假单胞菌,是一种条件致病菌,当鱼体因捕捞、运输、放养等人工操作或被寄生虫寄生而受伤后,被病菌侵入引起发病。病鱼表现为体表出血发炎、鳞片脱落,鳍的基部充血,鳍条充血或鳍条腐烂呈扫帚状。

标签:加州鲈鱼鱼出血病药生鱼鱼出血病药
河南金九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相关阅读

信息由发布人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由发布人负责。交易汇款需谨慎,请注意调查核实。
留言询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