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柳落叶乔木,高达18米,胸径达80厘米,为杨柳科、柳属乔木。大枝斜上,树冠广圆形,树皮暗灰黑色,纵裂,枝直立或斜展,褐黄绿色,后变褐色,无毛,幼枝有毛,芽褐色,微有毛。喜阳光耐寒冷干旱植物,分布于北美洲、欧洲、俄罗斯、中国、加拿大、哥伦比亚、日本。具有绿化、观赏价值。生长于海拔10米至3,600米的地区,常生长在干旱地或水湿地,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 挖苗方式:土球、裸根。栽植季节:春季发芽前、秋季落叶后。园林用途:造林造景工程、城市美化等;产地分布:原产中国,以中国黄河流域为栽培中心,东北、东北平原,黄土高原,西至甘肃、青海等皆有栽培。是中国北方平原地区常见的乡土树种之一。
旱柳树枝直立或斜展,褐黄绿色,后变褐色,无毛,幼枝有毛,芽褐色,微有毛。 旱柳是喜欢生长在阳光充足的地方,耐寒冷干旱植物,分布于北美洲、欧洲、俄罗斯、中国、加拿大、哥伦比亚、日本。具有绿化、观赏价值。 旱柳枝条柔软,树冠丰满,是中国北方常用的庭荫树、行道树。常栽培在河湖岸边或孤植于草坪,对植于建筑两旁。
柳树耐干旱,耐水涝,喜阳光,较好成活。柳树育种常用有三种栽培技巧: 用种子种植,选择上好的年4月份收集的种子埋进土里,等到来年发芽,但可移裁。 插杆发芽,选择生长快,营养足的枝杆,17-25CM为佳,插入土中、浇水,等到足月便可以成活。 穴栽,挖深坑,修剪移植的树根,并在根系上喷洒灭虫药以提高成活率。喷好农药后的树木尽快埋进土穴中,浇上水,将土压实即可。
分布特征 旱柳喜光,并具有强的耐寒性,可适合在旱地生长,具有强的排水性能,佳种植地点为湿润性较好的土壤中。 旱柳植物的根系较为发达,拥有的抗风能力,且生长速度十分快速,繁殖性强,多生长在东北、华北地区,后在青海、江苏、浙江、甘肃等平原地区,而国外主要分布,如、日本、苏联等地区也有大量栽培。 园林用途 旱柳,自古便是河边、溪边的主要修饰树,多用来作为行道树、绿化树栽培,不仅能直接种植在水中,也能在草地上栽植,主要的园林用途便是观景。 每到春季,旱柳的枝条便开始萌生,嫩芽柔软,树冠丰满,树型高达,是中国为传统、常见的一种庭院树木。其树型高大,乘阴性较好,也能直接作为夏季纳凉树。
旱柳浑身都是宝,人们自栽自采自用非常方便。一度时期也是靖边农家的重要经济来源,故有“家栽三百柳,花钱不用愁”的说法。旱柳柔韧性高、抗压力强,木质细密、不易腐朽,可作椽、檩、梁、柱等,是当地建造房屋的主要材料;板材还可做门窗、家具、包装箱和小型农具;细嫩枝条可以编成储藏粮食的囤子和生活中常用的筐子,还可制成保护庭院的栅栏;一到冬天,修剪下来的枝叶便是羊子的美味,称之为“空中牧草”;至于那些废弃的下脚料和树梢则用来生火做饭,家庭主妇非常喜欢;根、皮、叶和花絮都可入药,仅《本草纲目》就收入15条之多。其实旱柳还有围圃护院遮阴造景的功能,《诗经》中有“折柳樊圃”的诗句,《汉书》中有“上林苑中大柳树,断仆地,一朝起立,生枝叶”的记载,因此无论平民百姓还是官员达人都有在宅院或园林栽植柳树的习惯。直到,在搞好建设的同时,人们仍然钟情于以柳为美、用柳造景,靖边的城市运动公园就栽植了很多旱柳。
靖边种植旱柳始于何时,因无文字记述已不可追溯,但从地名可以看出端倪:境内东有柳湾,南有柳沟,西有柳桂湾,北有柳树湾,而且都是行政村。红墩界镇彭家洼村,人称神树涧,也能为旱柳在靖边的栽植史作证。明代前,此地是一个大湖泊,后来湖泊干涸,淤积成涧,四周开始居住人家,旱柳也随之。现在进入神树涧,旱柳给人一种奇特的感觉,或整齐排列,或单株立,或三五成群,或连成方阵,这样的古旱柳就有139株,其中20株列入省级保护名录。它们都有几的生长史,木质枯朽,树皮裂开,有的分成几片倒向四方,中间空似小亭;有的一分为二,一树变两树,如兄弟分居;有的两树相隔三五米,枝条相互靠近,由邻居结为连理;有的主干傲然挺立,身上却另生一枝伸出两三米远,又一头扎入地里生出新的根系,宛若相连。总之,每株都各有特色,风姿绰约,是靖边旱柳的活化石。俗语说“人活脸,树活皮”,一点不假,旱柳的活力全在皮上,虽屡遭电击雷打或人为破坏,但仍根深皮在,枝繁叶茂。2015年列入靖边县古树名木保护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