钣金,指用手工或机械的方法,把金属薄板、型材和管材制成具有一定形状、尺寸和精度的零件的操作,是一种常用的金属加工工艺,可以通过后续的一系列加工对加工后的薄板进行切割和弯曲,将材料加工成符合应用要求的零件。
据统计,钣金零件占全部金属制品的90%以上。
钣金在下料及冲孔时会有R角及毛边的产生。尤其在量产一个阶段模具有所磨损之后,毛边会更为严重,甚至会割伤手指头。因此在出图制作模具时,就依功能,明确标示出毛边方向。
钣金设计经验总结 :孔间距及散热孔设计
1、两个相邻的孔,孔边到另一孔边的短距离,好不得小于料厚的1.5倍,否则母模容易崩裂而使生产线断线。断线、修模等都是造成本增加获利降低的元凶。若情非得已一定要小于料厚的1.5倍,则运用跳格方式。
2、模具制作上以圆孔坚固好制造维修,唯开孔率较低。3、以正方形孔开孔率高,但因是90度角,角边容易磨损崩塌,造成要修模而停线。而六角形的Honeycomb其大于90度的120度角比正方形孔开孔更坚固但开孔率在边缘比正方形孔差一点。
钣金有时也作扳金,一般是将一些金属薄板通过手工或模具冲压使其产生塑性变形,形成所希望的形状和尺寸,并可进一步通过焊接或少量的机械加工形成更复杂的零件,比如家庭中常用的烟囱、铁桶、油箱油壶、通风管道、漏斗形等,再比如电气柜、各种设备的外壳、电脑机箱、汽车外壳等,都是钣金件。
钣金设备结构设计与生产工艺息息相关,随着钣金设备自动化程度的提高,需要我们不断地了解和接触新的钣金知识,为以后设计零件有较好的加工工艺性提供了保障。在满足产品性能的条件下,使设计出的零件尽可能达到好的加工工艺,在产品质量的同时,为企业降低加工成本,从而提升企业在行业内的竞争力。
在钣金产品设计及工艺设计中,钣金是一种针对金属薄板的一种综合冷加工工艺,广泛应用于机械设备的研发制造,涉及产品众多,包括自助终端、机柜、机箱、机房、配电柜、CNC机床等。
对于钣金产品设计而言,设计师能否在设计中熟练运用钣金工艺,直接关系到产品生产制造的难易程度乃至成败。钣金工艺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多方面的内容,包括钣金构建方式、钣金冲孔及切口的设计、凹槽及冲孔、造型的印贴、模具和冲孔、折弯等。钣金材质能否科学合理的运用于产品的生产制造,钣金工艺的熟练程度起到很大的作用。钣金工艺熟练度越高,越容易实现产品的生产制造。
钣金设计需要符合其工艺特点,一般应具备以下几个特征。
1、成本合理性:钣金设计合理性考虑是成本,产品是高、中、端的定位要清楚,这涉及选材、工艺布置、表面处理装饰等方面,做到成本的“合理”性;
2、造型的合理性,钣金有其特殊的加工艺,要与造型设计相适应,尽可能少的曲线设计;
3、选材的合理性,充分考虑产品应用场合、环境等因素,合理的选择原材料,表面处理工艺;
4、结构的合理性:钣金注重的是刚度不是强度,折弯件的截面设计要合理;
5、工艺的合理性:也就是产品的可制造性(需要下生产一线去锻炼),如折弯的避位,焊点焊缝设计不能影响焊接后变形,冲网孔数量、大小与边距合理性对平面度影响,电镀件不能压死边,工件装拆顺序、互不干涉、不能影响装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