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竞争的手段主要是价格竞争和品质竞争。由于销售的方法不仅使利润锐减,如果构成倾销,还会受到贸易制裁,所以,价格竞争的手段越来越不可取。20世纪70年代以来,品质竞争已成为国际贸易竞争的主要手段,不少国家把提高进口商品的品质要求作为限入奖出的 贸易保护主义的重要措施。实行ISO9001国际标准化的品质管理,可以稳定地提高产品品质,使企业在产品品质竞争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按照国际间经济合作和技术交流的惯例,合作双方在产品(包括服务)品质方面有共同的语言、统一的认识和共守的规范,方能进行合作与交流。ISO9001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正好提供了这样的信任,有利于双方迅速达成协议。
2008 版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要求》国际标准计划于2008 年底发布GB/T 1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要求》。ISO9001:2008标准发布1年后,所有经认可的认证机构所发放的认证证书均为ISO9001:2008认证证书;为贯彻实施ISO9001:2008标准的需要,帮助企业进行国际标准转换工作特举办此次管理体系内审员培训班。内审员全称叫内部质量体系审核员,通常由既精通ISO9001:2008国际标准又熟悉本企业管理状况的人员担任。
八项原则
1、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组织依存于其顾客。因此,组织应理解顾客当前和未来的需求,满足顾客要求并争取顾客期望。
2、领导作用
应建立组织协调一致的宗旨和方向。为此,他们应当创造并保持使员工能充分参与实现组织目标的内部环境。
3、全员参与
各级人员都是组织之本,只有他们的充分参与,才能使他们的才干为组织获益。
4、过程方法
将活动和相关的资源作为过程进行管理,可以更地得到期望的结果。
5、管理的 系统方法
将相互关联的过程作为系统加以识别、理解和管理,有助于组织提高实现目标的有效性和效率。
6、持续改进
持续改进整体业绩应当是组织的一个永恒目标。
7、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
有效决策是建立在数据和信息分析基础上。
8、与供方互利的关系
组织与供方是 相互依存的,互利的关系可增强双方创造价值的能力。
认证机构给出的认证范围应与营业执照相符,描述的应符合认可要求, 企业一般都希望,证书范围越大越好,以证明自身管理能力强。如果审核证据无法准确描述的范围或范围过大将给认证机构带来风险。认证机构和企业之间经常会有不同的要求,如果沟通协调不好会导致企业不满意或中断审核等。
根据认可要求,申请的认证范围所对应的产品,在现场审核时能够在正常生产。从企业角度出发,就可以初步限定认证范围。这样即符合要求,又降低了认证风险(认证风险是企业与认证机构双方共同承担的,如任何一方受到认证相关监管部门的查处,均会对双方造成影响)。
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是指第三方(认证机构)对企业的质量体系进行审核、评定和注册活动,其目的在于通过审核、评定和事后监督来证明企业的质量体系符合ISO9001标准,对符合标准要求者授予合格证书并予以注册的全部活动。
ISO 9001可以与其他管理系统标准和规范(如 OHSAS 18001 职业健康与安全和 ISO 14001 环境)兼容。它们可以通过“整合管理”进行无缝整合。 它们具有许多共同的原则,因此选择整合的管理体系可以带来的经济效益。
ISO9001认证要求组织合规性的考虑,确保产品和服务符合适用的法律法规。这有助于避免潜在的法律问题和罚款。ISO9001认证对于各类企业和组织来说都是一个强大的工具,可以帮助他们实现质量管理的佳实践,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获得客户的信任,并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