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计委发布的WS/T 508-2016 《医院医用织物洗涤消毒技术规范》内容明确规定:对于感染性织物的洗涤,推荐采用卫生隔离式洗涤设备。
卫生隔离式洗涤设备实现卫生洗涤效果的基本功能及基本结构要求就是进料通道和出料通道分开,以避免洁净布草的二次污染。此外,有效的将现场洗涤区域进行脏污区域的隔离划分也非常关键,要能够确保脏、净区的空气不产生对流,有效洗涤卫生效果。目前行业中隔离设备主要布草进出结构有前进后出、前进侧出和上进前出等类型。
隔离软帘需要能够耐受酸碱、湿度、拉扯而不损坏。隔离软帘为设备上连接固定框架以及悬浮震动体的软体结构,其作用是填充设备固定结构与悬浮震动体之间的间隙,阻止隔离墙两侧的空气流通。
根据设备的使用及安装特点,设备大部分结构暴露在脏污区及操作区域,设备在正常运行过程中,大气平衡管和皂液系统极易造成设备内部空气与脏污区的空气产生对流。
隔离式洗衣机一般是镶嵌在洁净区和非洁净区的分隔墙内,其具有前后两个径相对称的装载门,洗涤物由位于非洁净区一侧的门装入,洗涤完毕后从位于洁净区一侧的门取出,这样可防止洗涤物由于从非洁净区装载和出料引起的洗涤物二次污染,是医院和无尘要求洗衣的理想解决方案。但是,该洗衣机也存在缺陷,因其内胆全部采用简胆式结构,衣物容易缠绕;同时因为其容量大,取衣时操作工位低,需弯腰,劳动强度大。
卫生隔离式洗衣机结构分为:(三种结构方式)
前进后出结构
侧进前出结构(自动化卸料)
顶进前出结构(大型集成-自动化卸料)
隔离式洗衣机的主要核心就是双门结构,布草从脏污区一侧的门装入,洗涤完毕后从位于洁净区一侧的门内取出。有效防止布草由于从脏污区装载和出料引起的(病菌、灰尘、污染空气)交叉感染。
顶进前出结构隔离式洗衣机,大型集成自动化系统,正在慢慢地投入市场运行。这套洗涤系统是针对医院织物洗
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的《医疗机构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管理规范》 :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宜采用热力型清洗消毒机,实施机械清洗、热力消毒、机械干燥、装箱备 用的处理流程。热力消毒要求A0值要求大于等于600。符合院感要求的集中洗消,解决地巾抹布的清洗消毒难题。
符合国内卫生行业标准,以及医疗机构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管理规范:
1、从设备上采取的卫生隔离式洗衣机,两道机门,使污染医用地巾的 装载和洁净医用地巾的卸载从不同两个门进出,从源头上避免交叉感染。
2.由于使用了隔离式洗衣机,使加装中间隔离墙成为可能,从而实现了污染区和洁净区 等各功能区的划分,阻断了二次污染的产生。
3.洁净区与污染区人员与用具立配置,待洗物品的单向流动,加上空气的负压流动设 计,更为的避免了二次交叉污染。
4.设备拥有快速强大的加热功能,高加热温度95度,可以保持加热5分钟以上或者90 度保持10分钟以上,确保A0值大于等于600。
5.设备配置加大的排水口,可以确保泥沙快速排放,根据需要还可以加装第二排水口,使用双排水结构。
卫生隔离式洗脱机的两个门分别置于洗涤区(脏污区)和整理区(洁净区)两个立的操作区间,洗涤物在洗涤区由装料门装入洗脱机,洗涤结束后在整理区由出料门取出,实现了洗涤物的物理隔离,避免了洗涤物在出料时被门口污染,是无尘工业和医院洗衣房的理想洗涤设备。
侧进前出卫生隔离洗衣机的特点:
侧进(装载)前出(卸料)双开门结构。
单仓式转笼,装料和卸料均一次完成,无需称重,省时省力。
洗净率高,洗涤时间短。
脱水率高,更节能。
电脑控制,使用更方便。
两门自锁并互锁,避免了误开门,安全。
大型机器可以采用自卸料功能,更加省力。
WS/T508-2016《医院医用织物洗涤消毒技术规范》在“洗涤用水、设备及用品要求”中,明确要求:洗涤和烘干设备应选用经国家检测合格、有加热功能的洗涤和烘干设备。宜选择卫生隔离式洗涤烘干设备。
什么样的设备符合隔离要求
在术语和定义中的“卫生隔离式洗涤烘干设备”是指:“利用隔离技术,将双门卧式洗衣机和烘干机安装在脏污区和洁净区之间,使洗涤物由位于污染区一侧的舱门装入,洗涤完毕后从位于清洁区一侧的舱门取出的洗涤设备。”
其要点包含:①洗衣机和烘干机都要隔离,洗衣机在两个门之间隔离,烘干机要将门和机身隔离;②洗涤设备特指有两个门的洗衣机,装入的舱门位于脏污区一侧,取出的舱门位于洁净区一侧。
医用织物使用对象和污渍性质、程度不同,应分机或分批洗涤;新生儿、婴儿的医用织物应专机洗涤,不应与其他医用织物混洗;医用织物与非医用织物不得混洗;专机洗涤设备应有相应标识。
手术室的医用织物(如手术衣、手术铺单等)宜单洗涤;布巾、地巾宜进行单清洗、消毒;
医用织物宜选择热洗涤方法;感染性织物不宜手工洗涤,宜采用专机洗涤,并在主洗环节热洗涤方法,有条件的宜使用卫生隔离式洗涤设备。
医用织物具体洗涤方法与工作流程按标准执行,洗涤程序主要包括预洗、主洗、漂洗和中和等四个步骤,各步骤的洗涤温度、时间、次数均有相应要求;局部的污渍处理应遵循“先干后湿、先碱后酸”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