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国内有关资料报道,目前运行的风光互补发电系统有:西藏纳曲乡离格村风光互补发电站、用于气象站的风能太阳能混合发电站、太阳能风能无线电话离转台电源系统、内蒙微型风光互补发电系统等。
风光互补发电系统主要由风力发电机组、太阳能光伏电池组、控制器、蓄电池、逆变器、交流直流负载等部分组成,系统结构图见附图。该系统是集风能、太阳能及蓄电池等多种能源发电技术及系统智能控制技术为一体的复合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
光伏发电部分利用太阳能电池板的光伏效应将光能转换为电能,然后对蓄电池充电,通过逆变器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对负载进行供电;
逆变系统由几台逆变器组成,把蓄电池中的直流电变成标准的220v交流电,交流电负载设备的正常使用。同时还具有自动稳压功能,可改善风光互补发电系统的供电质量;
风光互补发电比单风力发电或光伏发电有以下优点:
●利用风能、太阳能的互补性,可以获得比较稳定的输出,系统有较高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在同样供电的情况下,可大大减少储能蓄电池的容量[5];
●通过合理地设计与匹配,可以基本上由风光互补发电系统供电,很少或基本不用启动备用电源如柴油机发电机组等,可获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中国现有9亿人口生活在农村,其中5%左右目前还未能用上电。在中国无电乡村往往位于风能和太阳能蕴藏量丰富的地区。因此利用风光互补发电系统解决用电问题的潜力很大。采用已达到标准化的风光互补发电系统有利于加速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提高其经济水平。另外,利用风光互补系统开发储量丰富的可再生能源,可以为广大边远地区的农村人口提供适宜也便宜的电力服务,促进贫困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已经建成了千余个可再生能源的立运行村落集中供电系统,但是这些系统都只提供照明和生活用电,不能或不运行使用生产性负载,这就使系统的经济性变得非常差。可再生能源立运行村落集中供电系统的出路是经济上的可持续运行,涉及到系统的所有权、管理机制、电费标准、生产性负载的管理、电站补贴资金来源、数量和分配渠道等等。但是这种可持续发展模式,对中国在内的所有发展中国家都有深远意义。
道路照明
●车行道路照明工程(快速道/主干道/次干道/支路);
●小区(广义)道路照明工程(小区路灯/庭院灯/草坪灯/地埋灯/壁灯等)。
目前已被开发的新能源新光源室外照明工程有:风光互补led智能化路灯、风光互补led小区道路照明工程、风光互补led景观照明工程、风光互补led智能化隧道照明工程、智能化led路灯等。
开发条件:
●三种能源在能量转换过程中应保持能量守恒;
●抽水系统所构成的自循环系统的水量保持平衡。
虽然与水电站相比成本电价略高,但是可以解决有些地区小水电站冬季不能发电的问题,所以采用风光互补抽水蓄能电站的多能互补开发方式具有特的技术经济优势,可作为某些满足条件地区的能源利用方案。
的应用向全社会生动展示了风能、太阳能新能源的应用意义,推动我国节能环保事业的发展,促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具有的经济、社会和环保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