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HIP-HOP热潮的涌入,作为街头文化的一部分,涂鸦开始出现在中国的北京、上海、广州这样的大城市里。那时候的涂鸦,是令城市管理者头疼的“小广告”,而随着城市的发展,涂鸦也逐渐艺术化和商业化,它不仅见证着中国城市的变迁,也在成为城市建筑中一道新风景。
早期的涂鸦文化喜好单一色彩,并用非双关性引用语,如烟缕的符号及哈罗等。
接着,将文字形式的箭矢变化成王冠,让它戴在头上以示威严。
后来,以耀眼、醒目、为目标,开始以高彩度喷漆在地铁或大街道上写自己的名字并以对比色或黑色将其围绕,甚至又以镶条、斜纹、星形、西洋棋盘或圆点花样等装饰,希望见名字突显出来。
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改变自我的像徽形式出现,内容大多为卡通影片的英雄人物,这些人物多数以类似被攻击、辱骂等一些不寻常的姿势出现。
涂鸦背景越来越复杂,喷漆以为装置的改良而使其功能及作用发挥到极至,也使涂鸦的艺术性与个性发挥到了极至。燃烧的太阳,星星,子弹划风而过,画风景,自画像,抽象符号等,组合并重生出另一个有趣的画面。
涂鸦者没有传统的包袱,可以以自己的喜好与思想自由创作,直接传达其情绪;受过学校训练的涂鸦艺术家则以美学的态度来调和社会现状。
涂鸦者以一种无特殊记号的签名方式,出现制造群众的风格;涂鸦艺术家则以一种除去个人化的风格融入社会中,其作品风格如广告或政治宣言,以标准的印刷字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