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让BCM获得普遍接纳并通过良好规划而获益,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据CMI报告显示,只有 22% 的企业开展过完整的紧急情况演练以测试其 BCM 计划。为了更好地向企业阐释BCM的重要性,BSI发布了有助于企业应对重大业务中断的五点建议。建议如下:
1)确保高管层不间断地参与和投入业务连续性管理工作。高管层对企业的观察为全面,他
们的支持将确保业务连续性在整个企业内引起重视。 2)不要忽视演练和测试,在未发生实际事件的情况下,这将是找出计划漏洞的佳方式,使
您的客户不会通过媒体/社交网络获知这些消息!
3)开展的风险评估和业务影响分析,包括分析所有外部和内部的依存关系,尤其是深入
分析企业的供应链。
4)实施系统化的业务连续性方案,确保 BCM 的优势。
5)遵循国际良好实践 — BCM 良好实践方案由数百位帮助制定,其效用已在全球范围内
获得了验证和认可,可为您节省从头开始制定方案的时间和精力。
ISO22301适用于所有行业中的大、中、小型公有及私有组织,并且特别适用于处于高风险和高度监管环境下的行业,例如金融业、IT通信业、制造业等。各行各业的企业面对国际及中国地区不断频发地自然灾害及人为事故,其业务运作的不确定性和风险都被大幅度增加,而加强企业业务连续性管理则成为了打造佳企业应急预案的选择。BSI认为仅购买新的ISO 标准是远远不够的,企业应该遵循国际公认的良好实践,采用系统化的方法来测试和演练 ISO 22301管理体系规划。BSI Learning中国区总裁王二乐先生指出:“当今的许多企业都未对其业务连续性进行过演练。无论运营的是何种规模的企业,如果您没有对自己的规划进行过演练,就意味着您将自己的企业及员工置于了危险的境地。根据报告,采用了 BCM 整体方法的客户的事件和中断恢复速度提高了 82%。”1
随着信息技术与业务的相互融合,业务连续性管理不再只局限于信息系统的灾难恢复服务,而是延展到了更为广泛的企业业务管理领域。2012年颁布的ISO 22301-2012《公共安全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要求》开启了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认证。2013年中国颁布的GB/T30146进一步推动了中国在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的发展。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适用于各种类型的组织(包括大、中、小型从事工业、商业、公共和非盈利等所有规模和类型的组织),尤其是对业务连续性要求较高的银行、证券等金融机构、制造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企业等。
ISO22301认证,全球基于组织业务连续性管理(Business Continuity Management,简称BCM)的国际标准,由ISO于2012年5月正式发布,一经推出便成为帮助组织小化业务中断风险的得力工具。
管理体系的策划与建立:理解组织内外部环境和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确定管理体系范围;确定业务连续性管理方针;识别风险和机遇,确定应对措施;制定业务连续性管理目标,策划目标的实现;确定业务连续性策略框架、实施和保持业务连续性管理计划顶层设计、策划体系变更。
管理体系的资源支持:包括人力、能力、意识、技术、知识、信息、财务、工具、流程及相关方等等。
过程的策划与控制
(1) 业务影响分析和风险评估
(2) 业务连续性战略和解决方案
(3) 业务连续性计划和程序
(4) 演练计划
(5) 业务连续性文件和能力评估
管理体系绩效评价: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内部审核、管理评审。
管理体系改进:不符合和纠正措施、持续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