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黄杨绿叶期长,且花白果红,既能在绿地中孤植立成景,又能与多种园林建筑、地形、地貌相结合,起到点缀、烘托、对比的作用。一至两年生大叶黄杨可修剪成矮小灌木,作为地被植物片植、行植,气势壮观。按不同高度可以列植成矮篱、中篱或高篱,翠绿的幕墙无论在街道、公园还是居住区内都很适宜,尤其在春秋两季其嫩叶越修剪越亮绿,生机盎然之美。
黄杨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品类多种多样,根据现有的历史资料记载,唐代就已开始栽植黄杨。黄杨属约有70余种,其中,我国有21种。
黄杨类植物属于常绿灌木,对气候、土壤的适应能力强。在景观应用中,主要是大叶黄杨、金边黄杨、豆瓣黄杨、雀舌黄杨等,常以灌木带、灌木球、绿篱墙的形式出现。
多株高杆的大叶黄杨栽植在一起,形成连续且密实的植物景墙,作为组团的背景。这种形式的大叶黄杨景墙,高度以大于1.5m为宜。为了植物景墙的密实度,少栽植高度以3排以上为宜。多株大叶黄杨球非规则式片状栽植,作为前景;观花乔木(紫叶李)作为背景。
与大叶黄杨的翠绿色相比,金边黄杨因叶片边缘的金边,整体叶色更「柔和」。与浅色系景墙或清水混凝土景墙配植,在颜色上,少了一些对比,多了一些协调。在种植大叶黄杨过程中会出现这种情况,在夏季有时会出现大叶黄杨整株死亡的现象,这是大叶黄杨茎腐病,这种病是大叶黄杨易感染的一种主要病害,严重时可造成全株枯死。
大叶黄杨和小叶黄杨是属于不同的物种。它们在植物分类学上属于同一属——黄杨属(Podocarpus),但它们的叶片大小不同,因此得名为大叶黄杨和小叶黄杨。
大叶黄杨的叶片相对较大,通常为椭圆形或倒卵形,叶子长度一般在5-10厘米之间。
小叶黄杨的叶片相对较小,通常为线形或条形,叶子长度一般在1-3厘米之间。
因此,尽管它们属于同一属,但大叶黄杨和小叶黄杨是两个不同的树种,它们具有不同的叶片形态和大小。
大叶黄杨我们都知道它是一种灌木或者是小乔木,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也经常的见到,一般来说它的高度从小苗到2米之间,小枝为四棱形光滑状无毛。说起来现在种植它的人越来越多了,但是作为种植者来说一定要了解它的生长习性和种植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