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鹅副黏黏病毒病是由鹅副黏病毒引起的各种年龄鸭鹅均可感染的一种急性病毒性传染病,其主要症状是精神沉郁,食欲减退,体重迅速减轻,拉水样稀粪,并出现扭颈、转圈等神经症状。
各种年龄的鹅都易感染,但主要发生于15~60日龄的雏鹅。鹅龄越小发病率和死亡率越高,发病率为40%~,平均为50%~60%,死亡率为30%~50%,严重者可达90%以上,通常15日龄以内雏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也不高。产蛋种鹅除发病死亡外,产蛋率明显下降。
解决方案:
新牧副粘——新牧柴胡主治:鸭副粘,鹅副粘,鸡新城疫 针对鸡鸭鹅扭颈,口流酸臭味粘液, 仰头, 转圈,歪脖子,角弓反张,神经症状。12小时明显改善粪便、24小时控制死亡、48小时完全控制病情。
鸡新城疫(鸭鹅副黏病毒)临床症状
病禽初期精神沉郁、委顿、无力,常蹲地,体重减轻,少食或不食,但饮水量增加,不愿下水,即使人为强赶其下水,也只浮在水面,顺风漂浮,很快挣扎上岸蹲伏。
后期出现扭颈、转圈、仰头等神经症状,尤其在饮水后更明显,10日龄左右雏禽常出现甩头现象。发病雏禽排白色或灰白色稀粪,随着病情发展,排出黄鱼、暗红鱼或黑绿色稀便或水样便。
部分病鹅可出现用头、咳嗽等症状,耐过的病鹅经7~10天可逐步恢复,但生长受阻。
解决方案:
新牧副粘——新牧柴胡主治:鸭副粘病毒,鹅副粘病毒,鸡新城疫 12小时明显改善粪便、24小时控制死亡、48小时完全控制病情。
鸡新城疫(鸭鹅副黏病毒)的症状
慢性型:多发生于流行后期的成年禽。耐过急性型的病禽,常为以神经症状为主,初期症状与急性型相似,不久有好转,但出现神经症状,如翅膀麻痹、跛行或站立不稳,头颈向后或向一侧扭转,常伏地旋转,反复发作。在间歇期内一切正常,貌似健康。但若受到惊扰刺激或抢食,则又突然发作,头颈屈仰,全身抽搐旋转,数分钟又恢复正常。可变为瘫痪或半瘫痪,或者逐渐消瘦,终至死亡,但病死率较低。
解决方案:
新牧副粘——新牧柴胡主治:鸭副粘,鹅副粘,鸡新城疫 针对鸡鸭鹅扭颈,口流酸臭味粘液, 仰头, 转圈,歪脖子,角弓反张,神经症状。24小时控制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