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要介绍
简称火砖。具有一定形状和尺寸的耐火材料。按制备工艺方法来划分可分为烧成砖、不烧砖、电熔砖(熔铸砖)、耐火隔热砖;按形状和尺寸可分为标准型砖、普通砖、特异型转等。可用作建筑窑炉和各种热工设备的高温建筑材料和结构材料,并在高温下能经受各种物理化学变化和机械作用。
例如耐火粘土砖、高铝砖、硅砖、镁砖等。
【特异型耐火砖的优点】
其中温强度降低主要因素是:异型耐火砖的低钙高铝水泥在加热炉烘炉升温过程中达到一定温度(350℃左右)时,水化物开始脱水、转化使水化物的水泥石结构、密实度和强度降低,浇注料体积发生变化,此时浇注料体强度降至低点,后趋于稳定。随着加热温度上升到1100℃时,水泥石逐渐烧结,异型耐火砖晶型开始转化莫来石晶体。随着温度不断上升,莫来石晶体不断长大,浇注料中基质玻璃相呈液态状态,形成高温陶瓷烧结状,强度显着提高。
4、轻质高铝砖
用于无高温熔化物侵蚀和冲刷作用的炉窑砌体,可以直接与火焰接触;炉内温度低于1350°C的使用。
二、耐火砖是用什么做的?
耐火砖主要原材料有粘土,硅石,石英砂,铬矿,金属铝粉和沥青,石墨,碳化硅等种类很多。
土:铝凡土,高岭土,粘土,硅藻土
石:莹石,蓝晶石,红柱石,镁橄榄石,蛭石,莫来石,叶蜡石,绿泥石,白云石,硅线石,镁铝尖晶石,硅石
砂:陶砂,锆英砂,石英砂,镁砂
中国的粘土砖Al2O3含量一般多在40%以上,Fe2O3含量小于2.0~2.5%。配料中熟料为65~85%,结合粘土为35~15%。将粉碎的结合粘土和磨细的熟料混磨,再与颗粒熟料一起配制成半干泥料,高压成型,在约1400℃下烧成,性能较好。粘土砖在高温下呈弱酸性,抗碱性熔渣侵蚀的能力稍差,但随Al2O3含量提高而增强。热稳定性较硅砖、镁砖(见镁质砖)等为好。
质量合格的高炉粘土砖经干燥处理后真空磷酸浸渍、二次低温烧成的磷酸浸渍制品,用于砌筑高炉炉身上部炉衬
为转变这一严重浪费土地资源的传统烧制方式,早在12年前就批转了原国家建材局等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新型墙体材料的开发与推广意见”,并对全国170个大中城市提出了“禁止使用实心粘土砖时间表”。 [2]
政策实施
全国禁烧粘土砖盖房
2005年,《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推进墙体材料和推广节能建筑的通知》(国办[2005]33号)精神,印发了《“十二五”墙体材料指导意见》(发改环资[2011]2437号),提出开展“城市限粘、县城禁实”,即全国县城城区开展禁止使用实心粘土砖工作,坚持疏堵结合、禁产和禁用相结合的原则,采取有效措施推进实心粘土砖厂关停、转产。工作由禁止使用向禁止生产转移,大力发展符合当地建筑结构需求,能够替代实心粘土砖的新型墙体材料。
“粘土制品不得用于各直辖市、沿海地区的大中城市和人均占有耕地面积不足0.8亩的省的大中城市的新建工程”(《建设事业“十一五”推广应用和限制禁止使用技术公告(批)》),并应严格遵守各地区关于禁止生产和使用粘土制品的各项政策。
发改委:县城禁止使用实心粘土砖
国家发改委近日印发了《“十二五”墙体材料指导意见》,提出开展“城市限粘(限制使用粘土制品)、县城禁实(禁止使用实心粘土砖)”,大力发展节能节地利废的新型墙体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