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田窑瓷器始烧于五代,终于明,有六百余年历史。
五代时主要烧造灰胎青瓷和白胎白瓷两种。
入宋以后,创烧了的青白瓷,俗称“影青”。
元后期的主要产品是卵白釉制品,即所谓“枢府器”;还创制了釉里红、青花等新品种,并逐步成为青花的重要产地。
明代只见青花和白瓷二种。
胎质:湖田窑瓷器胎质细腻,瓷化程度高。北宋中晚期,选用表层风化佳的瓷石原料,淘洗澄湛工艺逐渐完善,拉坯成型技艺日趋成熟。
釉色:釉色介于青、白之间,青中泛白,白中显青,光泽度强,透明度高。北宋早期的釉色多带微黄,北宋中晚期,釉料中釉灰用量较多,釉熔融较透,透明度特别好。釉层中气泡、析晶以及其他残留物较少。
制作工艺:北宋中晚期采用旋坯工艺,用铁刀在阴干的毛坯上旋削修整,使瓷胎薄腻至极,造型规整秀美。采用瓷石,因而所制瓷胎洁白细腻、胎体紧密。
装饰技法:主要有刻花、划花、镂空、捏塑、褐釉点彩、篦划等。刻花大都采用一边深一边浅的刀法,即所谓的“半刀泥”刻成,线条简洁流畅,形象生动有趣。北宋中晚期开始出现芒口器,即使用垫钵覆烧法,是湖田窑青白瓷发展兴盛的表现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