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动时效的本质是以振动的形式对工件施加附加应力,当附加应力和残余应力叠加后达到或超过材料的屈服极,工件会发生微观塑性变形,然后降低和均匀化工零件内的残余应力,使其尺寸精度稳定。
亚共振技术存在的问题
(1) 对支撑点、激振点、拾振点及方向有严格要求,需要不断的扫频、调整位置。所以由受过培训的人员操作设备,一般的工人即使受过培训也很难掌握这项技术;工件在单件生产时调整相当繁琐,拾振点、支撑点很难调到佳状态,一种工件就需要制订一种工艺;人为地确定需处理共振峰,这对操作者的经验要求也比较高;
(2) 因为是通过扫频的方式寻找共振峰,而电机的转速是有限的,当工件共振频率超出激振器的频率范围时,通过扫描就无法找到工件共振频率,因而无法对工件进行有效的振动处理。国家相关数据统计亚共振技术可处理的工件在机械制造业覆盖面仅为23%。
(3) 有效振型较少,振动时效的应力消除不稳定,应力的消除不能达到佳的结果;
(4) 噪声过大也是难以推广的主要原因。
随着振动时效技术在我国几十年的研究应用和发展,现已应用到工业生产的各行各业中,如航天、航空、兵器、机床、汽车、模具、风电、船舶、铸造、水泥机械、木工机械、包装机械、工程机械、冶金机械、矿山机械、煤矿机械、纺织机械、重型机械、通用机械、电子生产设备、石油化工机械等几十个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