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施工
①施工时应检查设臵位臵的合理性,设臵不合理或桥涵构造物、地下管线等干扰,允许经监理工程师同意后适当调整位臵,对不能调整位臵的标志,施工中应避免损伤原有设施。
②标志基础应按设计图规定的尺寸于地点进行开挖。小型基础、孔壁稳定,可不不立模板。在浇筑混凝土前,基坑要进行整修,基底要压实,按规定扎钢筋,敷设电线管,浇注混凝土。
③钢筋的规格、尺寸应符合设计规定,预埋地脚螺栓和基础法兰盘位臵正确,基础法兰盘应嵌进基础内(其上表面与基础顶面齐平)。混凝土浇筑后,应基础法盘标高正确,保持水平,地脚螺栓保持垂直,并用油纸和铁丝等将螺栓外露部分绑扎保护,防止锈蚀。
④对于需斜向设臵的标志,单柱基础调整地脚螺栓,双柱基础同时调整地脚螺栓和基础位臵。
工程质量管理体系及措施
一、质量目标
本工程达到国家现行的工程质量验收标准,分项工程一次性验收合格率,确保优良,争创。
二、管理体系
图4-1 质量管理体系框图
三、措施
1、强化全面质量管理意识
对工程质量要高起点,严要求,全体职工牢固树立起"大计,质量"的观念。从每道工序开始,从分项工程做起,加强施工过程的控制,把好质量关。
2、建立工程质量奖励基金和质量金制度
建立质量创优激励机制,发挥经济杠杆的作用,将验工计价中的2%作为奖励基金和质量金,由项目经理部掌握。
3、建立并实行质量检查制度
建立各级质量检查制度,公司项目经理部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的方式,项目经理部每周进行一次,施工队每天均进行检查,并实行一定的奖惩措施。
4、材料检测及工序质量检验
主要工程材料质量控制流程见"图4-2";工序质量检查及分项工程验收程序流程见"图4-3"。工序自检严格执行"三检"制度,每道工序经检验合格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分项工程把好工序质量关,分项工程完工后应及时组织进行检查验收。
电缆的穿放与维护
①穿放电缆前应检查管子内部是否有阻塞物,若有阻塞物应设法清除。 具体方法是:选一长度、直径合适的铁丝,在其末端悬挂一直径为管子内径 80%、长度为 100mm的塑料棒,将未悬挂物体的一端穿入管子直到从另一端 穿出,然后牵引铁丝,使塑料棒穿过管子。
②电缆的穿入方向与承插口的小端插入大端的方向一致。
③建成后的排管,日后若需在其底部挖空铺设其它管线,当挖空长度沿 排管轴线方向大于 2m时,应采取适用的临时保护措施。
④建成后的排管两侧,日后若遇其它管线在其附近平等敷设时,为防止 土的挤压力造成管材的偏移,建议用钢板桩进行保护。
⑤管材在采取保护措施时,缝隙间的土层会散落,因此,施工完毕后重新回填土夯实,管材缝隙间的土填得密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