砀山酥梨整形修剪技术砀山酥梨苗基地
产品名称 |
砀山酥梨整形修剪,砀山酥梨苗基地 |
面向地区 |
全国 |
产地/厂家 |
山东 |
园林用途 |
果树 |
品种 |
梨 |
结果年限 |
1年 |
树苗年限 |
1年 |
新奇创意项目 |
报名 |
级别 |
良种 |
类别 |
果蔬类 |
树形 |
半球形 |
砀山酥梨整形修剪技术 砀山酥梨苗基地
整形修剪的依据
1品种特性
砀山酥梨萌芽力强,成枝力较弱,在轻修剪时这种特性表现得尤为明显。一般情况下,对中庸枝短截,剪口下能抽生1~2个新梢,对强枝短截,剪口下能抽生1~3个新梢,其余芽均萌发为短枝(图1)。短枝当年形成花芽的机率较高,结果后大部分能抽生1~2个果台副梢(图2)。一般情况下,砀山酥梨的新梢1年只有一次生长,但9月底以前短截发育枝,也可发生二次生长;果台副梢4月下旬摘心后,不会进行二次生长。
砀山酥梨枝条硬度中等,结果后枝条容易下垂(图3),这种特性给侧枝培养带来困难,成年树上常形成主枝“”外延的现象(主枝上难以培养侧枝和大型枝组)(图4),多主枝的树体结构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效措施。砀山酥梨以短果枝结果为主,中长果枝和腋花芽结果能力也较强。
图1:剪口枝条的发育情况 图2:果台抽生1根副梢
图3:结果后枝条下垂 图4:骨干枝“”现象
1.2树龄和树势
树龄和树势是决定修剪强度的主要依据之一。幼树生长势强,常采用轻剪、长放方法缓和其生长势,达到成花结果的目的。盛果期树以回缩、更新修剪方法为主,稳定树势,延长丰产栽培年限。老龄树以更新、复壮修剪方法为主,充分利用砀山酥梨树隐芽寿命长的特点,促使隐芽发枝,重新培养树冠和结果枝组。
树势一般按照强树、中庸树和弱树来划分,其标志是发育枝的生长量。新梢年平均生长量在50cm以上的为强树,30~49cm的为中庸树,29cm以下的为弱树。
对生长势较强的树以疏枝为主,少短截或轻短截;对树势较弱的树,减少结果量,多短截,少缓放,多回缩,少疏除。
1.3花芽量
梨树的花芽分化是受内外因素的影响,陆续有节奏分阶段进行,每年花芽数量和质量的差异较大。修剪时注意留足饱满花芽的数量。
1.4修剪反应
观察修剪反应是采取正确修剪方法的重要前提。一是看局部反应,即1个枝条短截或缓放后,萌芽、抽枝、结果、花芽形成的表现;二是看单株的反应,修剪后全树生长量,新梢长度、密度,花芽量,果实产量和质量等;三是看整体反应,单株的树高、冠幅等是否影响到邻株。依据修剪反应来调整修剪方法。
1.5栽植密度
栽植密度直接影响整形方法。一般来说,栽植密度大,不适合采取树体分层和培育大型骨干枝的整形措施。否则叶面积系数过大,新梢多,枝与枝之间遮光严重,内膛枝条枯死,结果部位外移,产量不稳,果实品质下降。
2整形修剪时期及作用
2.1休眠期
休眠期修剪是在自然落叶后至翌年萌芽前进行。黄河故道地区一般在11月下旬至翌年2月底。推迟生长旺盛的幼树休眠期修剪时间,对树势有一定的削弱作用,修剪越晚则削弱作用越明显。休眠期修剪主要作用是维持、调整和完善树体结构;调节生长和结果的关系,平衡树势;改善树体光照条件等。
2.2生长期
生长期修剪是在萌芽后至落叶前整个生长季节中进行的修剪。生长季节修剪要依据树势、树龄和管理水平进行,避免对梨树生长势造成负面影响。生长期修剪有利于树体贮藏养分的合理利用,负载量调整,抑制新梢过旺生长,促进花芽形成,改善树冠内膛光照条件,提高果实品质。但生长期修剪量过大,会严重削弱树势。
3整形修剪操作
以基部多主枝两层形树形为例,介绍整形修剪过程。
3.1幼龄期树
幼树期整形修剪的主要任务是选留和培养骨干枝,形成预期的树形,初步建立良好的树体结构;充分利用发育枝,扩大树冠、增加枝量,为获得早期产量奠定基础。
(1)第1年
幼树定植后,留80~100cm定干,并在剪口处涂蜡或黄油防止水分流失。定干时,剪口下第1芽贴芽剪,控制其生长势,抹除第2芽、第3芽,达到抑上促下的目的。当年可抽生4~5根枝条,生长季对长势较强的新梢摘心处理,平衡枝间长势。
冬季修剪时,对中心干延长枝缓放,用绳拉弯,缓和长势。对被选作主枝、超过30cm长的枝轻短截,不足30cm长的缓放。对其他枝条全部缓放。
(2)第2年
新梢停止生长后,对分生角度小,生长势强旺的骨干枝和结果枝进行拉枝。冬剪时,在已拉弯的中心干上选直立强旺枝作中心干延长枝,并往上一年拉枝方向相反的方向再行拉枝。适当回缩已成花的枝,保留结果;缓放没有成花的枝;疏除无生长空间的枝。疏除下部骨干枝的背上枝,对骨干枝的延长枝轻短截,继续向外扩大树冠。
(3)第3~4年
定植后3~4年的少数植株已开始结果,但因生长势强,坐果率低,落果严重。生长季对果台副梢适时进行摘心,对长势旺盛的发育枝进行拉枝,可提高坐果率。
冬剪时,对基部骨干枝继续轻短截,以扩大树冠;控制骨干枝延长枝的角度,并注意配备侧枝。对其余发育枝,有空间的缓放保留,无空间的疏除。
对采用分层树形整形的树开始培养第2层主枝,对选择纺锤形或圆柱形树形的树侧重培养结果枝组。
3.2初果期树
初果期树的整形修剪任务是继续培养骨干枝和侧枝(或性结果枝组),完成整形任务;调整树体各部分之间的生长关系,保持树冠内各骨干枝之间生长势的平衡;继续增加枝量,同时防止树冠内膛郁闭;加强枝组培养,控制树冠高度。
(1)继续培养骨干枝
此期骨干枝的数量基本确定。分生角度和位置合适、长势良好的骨干枝,若已达到树冠幅度的要求,对其延长枝缓放,并适当疏除延长枝上的强旺枝,以缓和长势、控制树冠继续扩大,促进骨干枝后部枝组的形成;若没有达到树冠幅度要求,对其轻短截,继续扩大树冠。对分生角度过小的骨干枝,采取拉枝、换骨干枝的背下枝做延长枝等措施,增大分生角度。对分生角度过大的骨干枝,改用骨干枝的侧上位枝做延长枝。
(2)调节树体各部分生长势
在此期整形修剪过程中,经常出现树势上强下弱或各骨干枝间长势不均衡现象,应及时采取有效方法加以控制。树势上强下弱时,采取拉枝、以弱枝换中心头、适当疏除中心干上部的强枝和增大树体上部结果量等方法,控制中心干长势;树冠上层保留2~3个骨干枝,上、下层冠幅比维持在1∶3。同时,对下部骨干枝采取适当抬高分生角度、减少结果、适量增加一年生枝量等措施,增强长势。基部各骨干枝长势不均衡时,对长势较强的骨干枝,采取缓放延长枝、适量疏除强旺的一年生枝、适当多结果等方法缓和其生长势;对长势较弱的骨干枝,采取适当短截延长枝、抬高分生角度、多留一年生枝、适当少结果等方法增强其生长势。
初果期树处于旺盛生长期,因此,不论是对上强的树冠、还是强旺的骨干枝生长势的控制,都建立在不影响整个树体健壮生长的基础上,避免因为均衡树势,而影响树体正常的生长发育过程。
(3)枝组培养
为尽快扩大树冠,增加枝量,幼树和初果期树的修剪多采用轻剪、缓放的方法,砀山酥梨缓放的枝条易成花,加上枝条的硬度一般,结果后枝条容易下垂,给侧枝和枝组的培养带来困难,特别是在分生角度较大的骨干枝上,若修剪方法不当,很难形成结构合理的大、中型枝组,这就是砀山酥梨树主枝出现“”现象的原因。
大型枝组一般着生在骨干枝的中后部,中型枝组着生在骨干枝中部,小型枝组着生在骨干枝前部或大中型枝组之间。各类枝组的培养方法如下:
①大型枝组。在骨干枝上选择着生位置适当的强旺枝,缓放,冬季修剪时,不论是否有花芽,留5~6个芽短截。剪口下会萌发2~3个较旺的枝条,经过几年缓放、短截结合修剪培养,就可形成大型枝组。在培养大型枝组过程中,要适当减少负载量,防止枝组中骨架枝条结果下垂。同时,还要避免短截过重,造成剪口下产生的枝条直立强旺、难以应用的后果。
②中型枝组。中型枝组的培养方法与大型枝组相似,只是培养时间比大型枝组短。此外,中型枝组也可以由大型枝组回缩变小改造而来。
③小型枝组。缓放中庸枝、形成短果枝后适当回缩,结合使用果台副梢,缓放轻剪就可形成小型枝组。此外,短截中庸枝、然后缓放萌发的枝条,也可以培育出小型枝组。初果期后期(定植后8~10年),树冠内枝组和枝量较多,为防止树体内膛郁闭,影响光照,修剪时,有伸展空间的辅养枝尽量保留,无空间的予以疏除。应该注意的是,为打开树冠内膛光路,不能只疏除小型辅养枝,还要适当去除一些大枝或临时性枝组,以免造成“满树棒子、有骨无肉”的现象(图5)。
图5:满树“棒子”现象
下部骨干枝的背下枝、裙枝和拖地枝等枝条,初果前期,对提高产量起到一定作用,但随着树冠的扩大、内膛枝量的不断增加,这些枝的光照条件越来越差,结果部位迅速外移,果实品质明显下降。因此,应及时予以疏除。
(4)控制树冠高度
砀山酥梨树干极性较强,虽然在整形过程中采取拉枝、变换中心干延长枝和增加树冠上部负载量等措施,能够缓和中心干生长势,但难以完全控制其高度。因此,树体结构基本形成后,在初果后期,为防止树冠过高过大,影响树冠内膛光照,同时便于田间管理,控制树高。控制树高的办法就是在中心干上合适的位置进行落头(截去中心干)。落头的位置主要由预定的树高决定,一般3~4.5m。但落头操作时,还要观察中心干落头处枝的生长情况。如果中心干截口下的第1个枝的粗度与中心干粗度相差太大,中心干被截除后,截口下可能会萌发直立的强旺枝,难以实现控制树高的目的。此时,落头可分步进行,先在中心干上要求的树高以上、有合适枝的地方落头,并增加预定树高以上部分枝的结果量,适当减少终截口下的第1个枝的结果量,等到这一枝条足够粗时再在目标截口处落头。
3.3盛果期树
进入盛果期的砀山酥梨树,树体结构已经成型,枝量进一步增加,花芽大量形成,结果枝在枝条中所占比例大,树体生长势逐渐缓和。树冠内膛光照条件变差,枝组生长势渐缓,结果部位外移。此时的修剪任务是维持良好的树体结构,改善树冠内膛光照;调节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关系,维护树势的平衡;稳定枝组结果能力,控制结果部位外移。
图7-13拉开层间距
(1)维持良好的树体结构
为获得早期产量,在此期之前的修剪主要采取轻剪长放的方法,树冠内枝条多,影响了树冠内膛光照,为维持良好的树体结构,需采取以下措施:
①拉开层间距。逐步回缩或疏除中心干上着生的临时性大、中型枝组,适当回缩上层骨干枝,减小上层冠幅。回缩枝组或骨干枝时,选择合适的延长枝,防止剪口下萌发强旺枝条。通过这些处理,拉开层间距离,打开树冠层间光路(图6)。
②理顺骨干枝。根据空间和生长势情况(是否与骨干枝竞争),疏除或回缩骨干枝的背上枝和枝组,疏除骨干枝背上当年生的直立枝;回缩控制骨干枝上过密枝组,以及中前部过大的枝组;疏除骨干枝上交叉枝、重叠枝,以及过密、衰弱的小型枝组。采用拉枝、变换延长枝等措施,继续调整骨干枝分生角度。对骨干枝上其他发育枝,本着有空就留、无空则疏的原则进行处理,从而改善层内光照条件。
图7-14串花枝结果状
③回缩、疏除骨干枝。当骨干枝长势前强后弱,骨干枝后部光秃,结果部位严重外移,或相邻树骨干枝之间发生交叉时,须及时回缩骨干枝。骨干枝的回缩需要根据骨干枝上枝组和侧枝生长情况及树与树之间的空间逐年进行,可以通过改造骨干枝上的枝组或侧枝实现骨干枝的回缩更新。同时,适当减少骨干枝先端枝量,尽量多留后部发育枝,并对这些枝采取缓放、短截结合的修剪方法。及时疏除下垂、后部严重光秃,无保留价值的骨干枝,以改善树冠下部通风条件。
(2)维护健壮树势
虽然影响盛果期树势的因素很多,就修剪技术而言,重要还是果实的负载量。结果过多,势必影响树体营养生长,削弱树势;结果太少,营养生长旺盛,难以获得目标产量。砀山酥梨树容易形成花芽,可采取短截中长果枝和枝组中的结果枝,回缩串花枝(带有成串短果枝的单轴枝,图7),疏除没有发展空间的小型枝组等方法适当控制生殖生长。若树体营养生长过旺,花芽量少,可采取缓放长枝、尽可能保留花芽、生长季适当疏除发育枝等方法加以解决。
(3)稳定枝组结果能力
枝组是盛果期梨树结果的主要单位,应采取有效措施,保持其健壮和稳定的生长势。对于大型枝组,若延长枝过长,生长占用空间过大,可逐步回缩。健壮的中小型结果枝组,生长势和结实能力均强,而且果大质优,这是盛果期砀山酥梨树结果的特点。修剪时,若枝条生长健壮、又有空间,只需调整结果量便可,稳定长势;若生长势渐弱、但有着生空间,可加强发育枝培养,同时改善其光照条件,促其增强长势。小型结果枝组每年更新的数量比例可掌握在20%左右,更新后的空间,用长势较强的串花枝和果台副梢弥补,形成新的小型结果枝组。
3.4老龄树
管理得当的砀山酥梨树经济结果年限很长,目前,在砀山县境内超过100年生树龄的砀山酥梨树仍保持有较强的结实能力,而且果实品质优良。但随着树龄的增加,树冠内膛枝组的生长势逐渐衰弱,内膛枝量减少,结果部位外移,特别是在骨干枝已封行的梨园,这种现象更加明显。此期修剪的主要任务是更新骨干枝,培养结果枝组。
(1)更新骨干枝
回缩骨干枝,选用骨干枝中部生长健壮的大型枝组、侧枝或旺枝做骨干枝延长头,适当疏除其上的结果枝,培养出一个强壮的发育枝。疏除拥挤、后部枝梢严重光秃的骨干枝,以改善树冠内膛的光照条件,为新梢萌发创造条件(图8)。
(2)培养结果枝组
此期树冠内膛的枝组逐渐失去稳定的结果能力,需要重新培养。培养的方法,一是利用树体本身萌发的强旺发育枝,通过先长放后短截的方法改造成结果枝组;二是通过高接,促发强壮发育枝,再通过先长放后短截的方法培养结果枝组。此外,对尚有结果能力的结果枝组进行更新,对其上部分较旺的发育枝进行重短截,同时减少枝组的结果量,改善其光照条件,促其萌发旺梢,再逐步培养成新的结果枝组(图9)。
图8:更新骨干枝 图9:老枝上萌发的新梢
4树形改造
砀山酥梨果实品质,如石细胞含量、果皮颜色和含糖量等与光照条件关系密切,为了改善树冠内的光照条件,近十几年来,广大果农对老龄砀山酥梨传统的基部三主枝或多主枝疏散分层形树形进行了改造,改造后的树形为基部多主枝两层形,将树冠上层的骨干枝减少到2~3个,上下层冠幅比约为1∶3。改造的具体方法是:
4.1缩小上层树冠
缩小上层树冠要逐年进行,是疏去对下层树冠光照影响大、拥挤的骨干枝;其次是采取回缩方法缩小冠幅(图10)。
4.2疏除或回缩层间枝组
将层间枝组控制在上层树冠的冠幅范围内。
4.3增加下层骨干枝数量
根据树冠内空间等情况,将下层骨干枝基部侧枝或大型枝组培养成骨干枝,增加下层骨干枝数量,稳定产量。
查看全部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