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红薯苗产地沈阳地瓜种苗产地
产品名称 |
红薯,红薯价格,红薯苗,红薯苗价格 |
面向地区 |
全国 |
徐薯23号
徐薯23原系号徐97-21-5,亲本组合为p616-23×烟薯27.属食用型品种。2004年3月通过国家甘薯品种鉴定。短蔓型,茎绿色,叶尖心至戟形,顶叶深紫色,叶淡绿色,叶脉浅紫色,叶柄绿色。薯形直简或纺锤形,薯皮及薯肉均匀为橘黄色,单株分枝数10个左右,单株结薯4~5个,大中薯率75%~80%。薯块萌芽性较好,出苗数较多。抗黑斑病,中抗茎线虫病,不抗根腐病。夏薯干物率28%,食味优良。2002~2003年两年平均每667平方米产鲜薯1996千克,比徐薯18增产17.9%;平均每667平方米产薯干557千克,比徐薯18增产19.4%。2003年参加甘薯品种北方组生产试验,平均每667平方米产鲜薯1738千克,比徐薯18增产15.4%;平均每667平方米产薯干502千克,比徐薯18增产17.6%。栽培技术要点:排种量控制在每平方米20千克左右,每667平方米密度以3500~3800株为宜。可在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河北等地作为春、夏薯种植,不宜在根腐病重的地块种植。
商薯19
① 特征特性:
该品种叶片心脏形,叶片叶脉全绿色,茎蔓粗,长短及分枝中等。结薯早而特别集中,无"跑边",极易收刨。薯块多而匀,表皮光洁,上薯率和商品率高。薯块纺锤形,皮色深红,肉色特白,晒干率36-38%,淀粉含量23-25%,淀粉特优特白。食味特优,被农民誉为"栗子香"。
② 品种来源:
该品种是在商丘市农林科学研究所雷书声研究员主持下,指导育种基点李渊华以sl-01作母本以豫薯7号作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由雷书声、杨爱梅、李渊华共同从其后代中选出。完成了全部育种程序,2003年3月26日在重庆全国甘薯会议上经全国甘薯鉴定鉴定通过并定名为"商薯19"。
③ 产量表现:
该品种连续两年参加全国区试,鲜薯和薯干产量居。特别在平原地区,产量比徐薯18增产近1倍,是徐薯18的理想替代品种。一般亩产量:春薯5000公斤,夏薯3000公斤左右。
④ 栽培要点:
⑴培育壮苗,采用秋薯留种。
⑵施足基肥,早追苗肥,重施"夹边肥",后期看茎叶生长情况酌情追施"裂缝肥"或根外追肥。
⑶适期早插合理密植。早薯一般在5月上中旬插,秋薯扦插期在立秋前。扦插密度为3500~4000株/亩为宜。
⑷注意防治病虫害。由于品种茎叶生长量偏小,中后期注意防治斜纹夜蛾等食叶害虫。
⑸适时收获。全生育期不宜超过130天。济薯10号
由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从青农8号×安薯1号的杂交后代中育成。
顶叶浅绿色、边缘带褐色,叶片浅绿、呈浅裂复缺刻、中等大小,叶脉紫色、脉基绿带紫,叶柄绿色、长约20厘米。茎绿色,粗7毫米左右。蔓短呈半直立状,长蔓为120~150厘米,基部分枝约15条。薯皮红色。肉色浅黄,薯块为纺锤形,单株结薯3~4个。
薯块萌芽性中等。幼苗长势旺盛,结薯早而集中。薯块在生长后期膨大加快。上薯率高,结薯大而整齐,适宜春、夏种植。抗旱,适应性广。高抗经线虫病和根腐病,中抗黑斑病。薯块干物率为24%~28%,粗纤维少,熟食味较淡。
该品种高产稳产,抗病,适应性广。鲜薯一般每667平方米产量为2500~3000千克,高产的可达4500千克以上。适宜做工业、饲料用品种。
抗旱,耐劳、耐瘠,在山岭病区种植增产效果更好,每667平方米栽插密度3500~4000株。
查看全部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