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
苏子除草,紫苏除草剂,紫苏除草剂批发代理,昭通紫苏除草剂,苏子除草,紫苏除草剂 |
面向地区 |
全国 |
用途 |
通用包装 |
有效成分含量 |
35% |
成分 |
有机氯 |
类别 |
有机农药 |
剂型 |
乳油 |
枸杞,是茄科、枸杞属植物。枸杞是商品枸杞子、植物宁夏枸杞、枸杞等枸杞属物种的统称。人们日常食用和药用的枸杞子多为宁夏枸杞的果实“枸杞子”,且宁夏枸杞是载入《2010年版中国药典》的品种。宁夏枸杞在中国栽培面积大,主要分布在中国西北地区。其它地区常见的品种为枸杞及其变种。宁夏中宁枸杞获评农产品气候品质类国家气候标志。 枸杞苗后除草可选用锦绣瀚方枸杞苗后除草剂。
紫子成熟后,有些摘下来用完了,有些叶子会逐渐变老,不要着急拔掉,过段时间会长出小花苞了。 花苞出来后,会开出紫色的花朵来,不要给花朵授粉,过段时间后,紫苏会自己长出小种子。 到了深秋的时候,整个枝干、花和叶子都枯萎了,可以确定里面的种子成熟了。 紫苏结种后怎么处理? 紫苏种子成熟后,如果不进行处理,自己会落到花盆里,第二年花盆里会长出很多小紫苏苗,也可以收集起来第二年进行播种。 紫苏种子怎么收集? 因为紫苏的种子非常细小,一般不建议把外面包的那层去掉,可以直接从枝子上,把种子带着皮一起弄下来。 然后收集好,放在塑料袋或者牛皮纸袋里,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储存,等第二年春天在进行播种
紫苏籽(FructusPerillae)为一类唇形科植物--紫苏的种子。可以用作调味料,具有去腥、增鲜、提味的作用。同时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具有下气,清痰,润肺,宽肠的。紫苏还是一种的植物"防腐剂"。 紫苏籽中含大量油脂,出油率高达45%左右,油中含亚麻酸62.73%、亚油酸15.43%、油酸12.01%。种子中蛋白质含量占25%,内含18种,其中赖安酸、蛋氨酸的含量均高蛋白植物籽粒苋。此外还有谷维素、、、缁醇、磷脂等。 5 本词条 无参考资料, 欢迎各位 编辑词条,额外获取5个金币。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紫苏籽 拉丁学名 FructusPerillae 别称 紫苏子 界 植物界 科 唇形科 分布区域 湖北、江苏、湖南、浙江、安徽、河南等地 目录 1科技名词定义 2紫苏小菜谱 3紫苏的药用价值 4紫苏小 5形态特征 6药材 7植物学特征 8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9本草汇言 10现代药理研究 11品种考证 12药材性状鉴别 13显微鉴别 14理化鉴别 15化学成份 16炮制方法 17药理作用作用 18紫苏子应用配伍咳喘痰多 19紫苏子 毒 20栽培要点播种育苗 21整地定植 22摘叶打杈 23施肥治虫 24采收贮藏 25应用配伍 26毒 27文化底蕴 28营养知识紫苏子知识介绍: 29紫苏子补充信息: 30紫苏子适合人群: 31紫苏子食疗作用: 32紫苏子做法: 折叠编辑本段科技名词定义 中文名称:紫苏子英文名称:FructusPerillae(拉);perillafruit
品种考证 紫苏子原名苏,始载于《名医别录》,列为中品。 苏颂说:苏,紫苏也,处处有之,以背面皆紫者佳。夏采茎叶,秋采子。 《本草纲目》载:"紫苏、白苏皆以二、三月下种,或宿子在地自生。其茎方,其叶团而有尖,四围有巨齿,肥地者面背皆紫,瘠地者面青背紫,其面背皆白者即白苏,乃荏也。紫苏嫩时采叶。……八月开细紫花,成穗作房,如穗。九月半枯时收子,子细如芥子而色黄赤,亦可取油如荏油"。并载:"气味:辛,温,。主治:下气,除寒中,其子尤良"。"……苏子与叶同功,发散风气宜用叶,清利上下则宜用子也"。此记述与现今市场所售紫苏子的形态特征和相符。 本草纲目还载:"今有一种花紫苏,其叶细齿密纽,如剪成之状,香色茎子并无异者,人称回回苏云"。此系江苏、四川、云南一带栽培的回回苏,因其叶缘呈流苏状或条裂状,形如公鸡冠,故有鸡冠紫苏之称,与紫苏相同。 折叠编辑本段药材性状鉴别 1.紫苏子。小坚果卵圆形或类球形,直径0.6-2mm。表面灰棕色或灰褐色,紫苏子 有微隆起的暗紫状花纹,基部稍尖,有灰白色点状果梗痕。果皮薄而脆,易压碎。种子黄白色,种皮膜质,子叶2枚,类白色,富有油性。压碎有香气,味微辛。 2.野紫苏子。略小,直径0.6-1.5mm,少法达2mm,表面棕色或灰棕色,外层常剥落,露出浅石细胞层。 折叠编辑本段显微鉴别 果实横切面:紫苏子中果皮为2-3列薄壁细胞,有维管束散在,其内为1列色素细胞,表面观呈多角形,棕色,其下为1列内果皮异形石细胞,长120-140μm,石细胞有8-10个柱状突起,外壁有圆钩状突起,孔沟细窄,木化。果皮的内表皮细胞壁微木化,有密集的小单纹也。种皮外层为1列壁呈条纹或网纹增厚的细胞,表面观圆形或椭圆形,前者直径40-52μm,后者长径48-80μm,其下为2-3列薄壁细胞。子叶含油滴。 野紫苏子。外果皮角技层较薄,层纹断续隐现,色素细胞中常有深棕色物质。 折叠编辑本段理化鉴别 1.取该品粉末2g,加20ml,温浸0.5h后滤过。取提取液2ml,置玻璃皿上,室温挥翅,将残潭与无水硫酸钠1-2粒直接加热,产生气泡并有性特臭的白色气体()。(检查油脂类化合物) 2.取该品粉末200g,置沙氏提取器中,用石油醚(30-60℃)加热回流8h,放冷,回收石油醚得总油。取油2g加0.5mol/L氢氧化钾振摇除去杂质(25ml×4次),水层加6mol/L盐酸40ml,再用提取(25ml×4次),用水洗除杂质(25ml×4次),加无水硫酸内脱水,回收,加2%-甲醇(1:5)30ml回流2h,加水60ml,用石油醚提取(25ml×4次),回收石油醚即得脂肪酸国甲酯供点样,取亚麻酸甲酯、亚油酸甲酯、棕榈酸甲酯作对照,点样于硅胶G-10%(AgNO3)(3:10)薄板上,以苯展形,用0.2%2,7-二氯荧光素液喷雾,于紫外光为要(254nm)下观察,显相同的斑点。
形态特征 一年生草本,高30-200cm。具有芳香。茎直立,多分枝,紫色、绿紫色或绿色,钝四棱形,密被长柔毛。叶对生;叶柄长3-5cm,紫红色或绿色,被长节毛;叶片阔卵形、卵状圆形或卵状三角形,长4-13cm,宽2.5-10cm,先端渐尖或突尖,有时呈短尾状,基部圆形或阔楔形,边缘具粗锯齿,有时锯齿较深或浅裂,两面紫色或仅下面紫色,上下两面均疏生柔毛,沿叶脉处较密,叶下面有细油腺点;侧脉7-8对,位于下部者稍靠近,斜上升。 轮伞花序,由2花组成偏向一侧成假总状花序,顶生和腋生,花序密被长柔毛;苞片卵形、卵状三角形或披针形,全缘,具缘毛,外面有腺点,边缘膜质;花梗长1-1.5mm,密被柔毛;花萼钟状,长约3mm,10脉,外面部密被长柔毛和有腺点,5齿,2唇,上唇宽大,有3齿,下唇有2齿,结果时,基部呈囊状;花冠唇形,长3-4mm,白色或紫红色,花冠筒内有毛环,外面被柔毛,上唇微凹,下唇3裂,裂片近圆形,中裂片较大;雄蕊4,二强,着生于花冠筒内中部,几不伸出花冠外,花药2室;花盘在前边膨大;雌蕊1,子房4裂,花柱基底着生,柱头2室;花盘在前边膨大;雌蕊1,子房4裂,花柱基底着生,柱头2裂。小坚果近球形,灰棕色或褐色,直径1-1.3mm,有网纹,果萼长约10mm。花期6-8月,果期7-9月。 折叠编辑本段药材 干燥的果实呈卵圆形或圆球形,长径0.6~3毫米,短径0.5~2.5毫米。者粒小,栽培者粒大。表面灰褐色至暗棕色或黄棕色,有隆起的网状花纹,较尖的一端有果柄痕迹。果皮薄,硬而脆,易压碎。种仁黄白色,富油质。气清香,味微辛。以颗粒饱满、均匀、灰棕色、无杂质者为佳。产湖北、江苏、河南、山东、江西、浙江、四川等地。 折叠编辑本段植物学特征 紫苏属植物包括紫苏一种及其两个变种,变种皱叶紫苏(P.fru紫苏子 tescens(L.)Britt.var.crispaDeane)又名鸡冠紫苏、回回苏;另一变种尖叶紫苏(P.frutescens(L.)Britt.var.acuta(Thunb)Kudo.),又名紫苏。紫苏为一年生草本植物,具有特异芳香,茎直立断面四棱,株高50~200厘米,多分枝,密生细柔毛,绿色或紫色。 叶对生,卵形或阔卵形,边缘具锯齿,锐尖,叶两面全绿或全紫,或叶面绿色,叶背紫色。叶柄长3~5厘米,密被长柔毛;轮伞花序2花,白色、粉色至紫色,组成顶生及腋生偏向一侧的假总状花序。苞片卵形,全缘。花萼钟状,上唇3裂,宽大,下唇2裂。花冠管状,先端2唇形,上唇2裂微缺,下唇3裂。雄蕊4枚,子房4裂,花柱着生于子房基部,小坚果卵球形或球形,灰白色、灰褐色至深褐色,千粒重0.8~1.8克。 折叠编辑本段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紫苏性喜温暖湿润的气候。种子在地温5℃以上时即可萌发,适宜的发芽温度18~23℃。苗期可耐1~2℃的低温。植株在较低的温度下生长缓慢。夏季生长旺盛。开花期适宜温度是22~28℃,相对湿度75%~80%。较耐湿,耐涝性较强,不耐干旱,尤其是在产品形成期,如空气过于干燥,茎叶粗硬、纤维多、品质差。对土壤的适应性较广,在较阴的地方也能生长。 编辑本段营养价值紫苏种子中含大量油脂,出油率高达45%左右,油中含亚麻酸62.73%、亚油酸15.43%、油酸12.01%。种子中蛋白质含量占25%,内含18种,其中赖安酸、蛋氨酸的含量均高蛋白植物籽粒苋。此外还有谷维素、缁醇、磷脂等。
栽培要点播种育苗 选用日本的食叶紫苏或中国内的大叶紫苏品种。选择表土不易板结、通气保水性好、含腐殖质较高的肥沃土壤作苗床。每667m2苗床先于地表均匀施用腐熟的鸡羊粪200kg或浓人粪尿400kg。翻入土内,晒垡10天后,再撒施复合肥5kg、尿素2kg做底肥。肥土混匀耙平整细后作床,床高15cm,长宽视地形和操作方便而定。3月中下旬播种,播种前在床面喷洒300倍除草通药液除草。喷药后4天播种,将种子均匀地撒在床面上,覆盖薄土和稻草,浇足水,平覆或架设小拱棚盖膜压平即可。育苗期间,施淡人粪尿2~3次,间苗3次,定苗苗距3cm左右。为防止幼苗徒长和土壤湿度过大,需经常揭膜换气。苗龄45天左右移栽。 折叠编辑本段整地定植 各类土壤都可栽培紫苏,以pH值6~6.5的壤土和沙壤土栽培为好。大田基肥以有机肥为主,每667m2施腐熟垃圾肥5000kg、粪肥3000kg或鸡羊粪1500kg、复合肥100kg。土壤翻耕晒垡整细耙平后作畦,畦面宽90cm,畦沟宽、深各30cm。4月底~5月初定植,每畦栽6行,株行距15cm×15cm,每667m2栽1.5~2万株。为消灭杂草和防止地老虎为害幼苗,定植前3天可用除草通喷洒土表并用糠麸和500倍液的洒在畦面诱杀。 折叠编辑本段摘叶打杈 紫苏定植20天后,对已长成5茎节的植株,应将茎部4茎节以下的叶片和枝杈全部摘除,促进植株健壮生长。摘除初茬叶1周后,当第5茎节的叶片横径宽10cm以上时即可开始采摘叶片,每次采摘2对叶片。并将上部茎节上发生的腋芽从茎部抹去。5月下旬~8月上旬是采叶高峰期,可每隔3~4天采一次。9月初,植株开始生长花序,此时对留叶不留种的可保留3对叶片摘心、打杈,使其达到成品叶标准。全年每株紫苏可摘叶36~44片,每667m2可产鲜叶1700~2000kg。 折叠编辑本段施肥治虫 幼苗栽植成活后,每隔半月根际追肥1次,每次每667m2大田施人粪尿2500kg或尿素10kg;为加速叶片生长,提高叶片质量,每月用0.5%尿素液根外追肥一次;生长期间如遇高温干旱,早晚要浇水抗旱。为害紫苏的害虫主要有叶螨、蚜虫、青虫和蚱蜢等,可选择80%乳油800~1000倍液、60%速灭杀丁乳剂10000倍液等进行防治,喷药时间应在每批叶片采摘后进行。 折叠编辑本段采收贮藏 采种可在留种田进行,也可在大田选留部分植株作种株。但红、绿色紫苏要隔离种植,变异株要剔除,避免种子混杂退化。为集中养分使中下部种子发育成熟,应将花序上部的1/3剪去。待种子转入褐色即可采收。采收以后,除去杂质,晒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