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
哪里有佛像,佛像拍卖交易,佛像怎么鉴定,元代佛像 |
面向地区 |
全国 |
清乾隆 铜鎏金十一面观音像
高34.5 公分
1,600,000 - 2,000,000 港元
210,000 - 260,000美元
此像为八臂十一面观音形象,十一面分五层排列,正面顶层为阿弥陀佛头像,是为修大乘的众生所作的说法相;其下四层面相各异,也是分别为不同类众生说法而显现的面相。正面双手合十,右边三手分别持念珠、法轮、施无畏印;左边三手执莲花、弓箭净水瓶。部分法器已佚,上身袒露,下身着长裙,衣薄如蝉翼,衣纹流畅美观,裙边刻有精美花纹。双肩搭帔帛,帔帛绕手臂直落而下,至双足又向外翻卷,极富装饰性。全身还有项圈、长链、耳环、手镯、臂钏等装饰。双脚并立于覆莲座上。莲花座造型宽大,做工大气精美,异常,上缘刻有一道联珠纹饰。整尊造像黄铜鎏金,金色锃亮,异常,整躯造型优美,工艺,保存完好,体量较大,是的清代宫廷造像之作。
14世纪 红铜鎏金金刚手
高35公分
1,500,000 - 2,000,000 港元
190,000 - 260,000 美元
此像头戴五叶宝冠,耳垂大圆珰,缯带贴耳上扬,宽额丰颐,面生三眼,浓眉厉目,厚唇微张,两侧长须,下颌蓄胡,五官具尼泊尔造像特征。金刚手右手高举金刚杵,左手当胸作印,掌纹刻划写实清晰。双腿左展右弓,身姿挺拔,肢体矫健有力。颈挂宝石连珠短链,垂至腹下的长链则由蛇缠绕而成。天衣帛带绕臂过肩,飘遥于身驱两侧。腿部裹兽皮,兽头及尾巴俱在,其双爪交迭于腹下,可见细节交待清晰,构思精密。下承椭圆形单层覆莲花座,莲瓣肥厚分明,瓣尖呈三叶卷状,座上缘饰连珠纹一周,下缘錾刻忍冬纹。主尊后设拱形背光,其上錾刻缠枝花卉纹,线条流畅自然。材质为红铜鎏金,铜质厚实,金光锃黄,产地虽为西藏,但深受尼泊尔造像风格影响。早期的金刚手多为寂静菩萨相,13-14世纪后强调金刚手「伏恶」特质,而趋于忿怒相。整像气势浑厚,极富动感,为的传世佛教珍品。
鎏金是将金和水银合成金汞剂,涂在铜器表面,然后加热使水银蒸发,金就附着在器面不脱。有点类似于镀金,但是古代没有这样的技术,镀金属于化学还原反应,而鎏金则是利用两种物质的物理性。这尊佛像只是在表面附着了黄金,而实际上是用铜铸的。无论国外收藏家来中国拍卖,还是来中国购买,佛像始终是国内外收藏的热门。收藏佛像,不仅仅是一种“雅号”,而年代越久远的佛像,人们觉得它们存在千年,更具有神性,所以收藏价值巨高。
明代的佛像有以下特点特征:
1、面相丰润,细眉长目,高鼻,薄唇,额头较宽,大耳下垂。表情庄重而不失柔和。
2、身材比较匀称协调,衣着轻薄贴身,线条流动柔和,衣褶转折自若。
3、菩萨肩宽腰细,袒露上身,身姿婀娜,呈S型,璎珞,佩饰精密繁复。
以款识作伪可分为真品伪款、伪品真款和伪品伪款三种铜佛像。比如,在明代早期铜佛像上加刻“大明永乐年施”或“大明宣德年施”款,其实,这反而破坏了真品的品相。“伪品真款”就是前面所说的用“东拼西凑”法造成的,在真品有款的座子或背光上,加上新铜佛像,铜佛像是伪的,可款是真的。当然,还可以从字体、字形上来分析。伪品伪款自然是一无可取。总之,要综合判断,才能运筹帷幄,买到真货.
近年来,铜佛像在拍卖市场可谓大放异彩,受到了各路藏家的极力追捧,成交价格也屡创新高,仅在去年英国邦瀚斯一场香港拍卖会上,一尊“十四或十五世纪 铜鎏金毘鲁巴像”便以545万港元成功拍出。由此可见,铜佛像铜雕有着广阔的投资前景和升值空间。
————— 认证资质 —————
全国佛像热销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