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五彩瓷器在明代五彩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在器型、纹饰、用彩方面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以顺治、康熙五彩具有代表性。
顺治五彩在明代五彩的基础上又有所发展,可以明显看出从明代向清代过度的风格。五彩瓷器与同时期的青花瓷器在造型、纹饰上有许多相似之处。器型有罐、瓶、蒜头瓶、花觚,盘等。纹饰以花卉题材为主,双犄牡丹比较常见。除花卉纹以外,还有人物、动物等纹饰。动物纹比例较大,多占满器物的整个空间。顺治到康熙早期,常见用红彩在花纹以外的地子上画出各种锦地纹饰,是这时期五彩瓷器装饰的特点,口部多饰酱色也是顺治五彩瓷器的特点。
康熙五彩在明代及清代顺治五彩的基础上又有较大的发展。体现在烧造数量多,胎釉质地坚硬,器型种类丰富,纹饰题材广泛。在用彩上有新的变化:釉上蓝彩代替釉下蓝彩,蓝色更加艳丽;增加了黑彩,黑彩色黑如漆,有光亮感;还增加了金彩,使五彩显得更加富丽堂皇。康熙五彩除了新增加的几种彩之外,在用彩上色调对比强烈,红绿对比分明,可以分为深浅不同色阶,其中有的使用绿彩较多,有的使用红彩为主,有些又以墨彩为主。有的以金彩为主,因此形成多种不同风格,变化较多。
康熙五彩在造型上出现一些特有的器形,如棒槌瓶、凤尾尊、各式花盆、长颈瓶、葫芦瓶、观音瓶、将军罐、盖罐、莲子罐、茶壶、笔筒、盒、碗、盘、铃铛杯、十二月花卉杯,外销瓷中还有六方瓶、三节葫芦瓶、奶杯、汤盆、蓝地开光五彩瓶、盘等,以及人物塑像、坐狮等动物塑像。
康熙五彩的纹样与明代相比不同是绘画水平较高,不论写实还是写意,都构图严谨,纹饰层次分明,主题,人物比例适度。题材主要有花卉、人物、动物、山水等。
花卉纹是瓷器中的传统题材,它可以装饰在任何器物上,可以作主题纹饰,也可以作辅助纹饰,可以单成画,也可以多种花卉组合而成。可以折枝,也可以多方连续的缠枝布局。可以按组排列,也可以布满器物的整个空间,也可以与其他纹饰组合,构成有一定寓意的纹饰。传统纹样中不少是带有吉祥寓意的。利用图案读音与吉祥语的谐音构成具有吉祥寓意。如牡丹寓意富贵、牡丹、莲花组合代表富贵连连;笔、银锭、如意组合寓意必定如意等。
清代绘画对瓷器纹饰有直接的影响,画派、画家风格在瓷器绘画中有所体现,与画坛一样,清初花鸟题材非常流行,花卉与鸟类组合的纹饰也比较多。如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康熙五彩花鸟纹盘体现了清新雅致的风格。特点的是康熙时期的双犄牡丹,这种画法在明末与清顺治时期已经出现,至康熙时期成为典型纹饰。
康熙五彩瓷器还大量外销,在外销的五彩瓷器中,常见花卉、人物、动物、山水以及具有域外风格的纹饰。
清代五彩瓷器的花卉纹中有牡丹、荷花、菊花、四季花、洞石花卉、花果、石榴花果、松竹梅,花卉多写实,也有图案式布局的花卉,难以分辨画的是某一种花,只作为装饰图案。花卉题材在外销瓷器中也大量出现,多为中国传统纹样。在外销瓷中出现的一种郁金香纹饰是比较特别的,它经常作为局部装饰纹样出现,多是销往荷兰的瓷器。西洋花卉在康熙、雍正、乾隆时期比较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