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
有没有佛像,佛像拍卖交易,佛像真假鉴定拍卖,佛像拍卖 |
面向地区 |
全国 |
清乾隆 铜鎏金十一面观音像
高34.5 公分
1,600,000 - 2,000,000 港元
210,000 - 260,000美元
此像为八臂十一面观音形象,十一面分五层排列,正面顶层为阿弥陀佛头像,是为修大乘的众生所作的说法相;其下四层面相各异,也是分别为不同类众生说法而显现的面相。正面双手合十,右边三手分别持念珠、法轮、施无畏印;左边三手执莲花、弓箭净水瓶。部分法器已佚,上身袒露,下身着长裙,衣薄如蝉翼,衣纹流畅美观,裙边刻有精美花纹。双肩搭帔帛,帔帛绕手臂直落而下,至双足又向外翻卷,极富装饰性。全身还有项圈、长链、耳环、手镯、臂钏等装饰。双脚并立于覆莲座上。莲花座造型宽大,做工大气精美,异常,上缘刻有一道联珠纹饰。整尊造像黄铜鎏金,金色锃亮,异常,整躯造型优美,工艺,保存完好,体量较大,是的清代宫廷造像之作。
唐代 铜鎏金释迦牟尼
高23 公分
1,100,000 - 1,500,000 港元
140,000 - 190,000 美元
此释迦牟尼面庞浑圆,双颊丰盈,肉髻高耸,双眉刻划深邃,细目下晗,鼻梁高挺,福耳长垂,微带笑意,恬静安详。颈施弦纹三道,上身挺直,左胸坦露,特别之处是天衣绸缎覆搭左肩。绸衣表面光素无纹,单靠造型来表现高超的工艺,衣褶细密均匀,层层覆叠,腹上结带。
佛右手下垂施触地印,左手上扬,全跏端坐。袈裟柔软垂挂,纹理飘逸流畅。下承覆式单层莲花高座。此像造型传神,纹饰简洁,身躯健壮,肌肉感强,带有明显的唐代造像风格。整体鎏金,经信徒长期谟拜,部份斑驳脱落,然体格较大,保存完好,实属不易。
明代(1368-1644年)佛像从造像水平而言参差不齐。整体来说,虽较之宋元时期略有逊色,呈衰退之势,但明中期铜佛亦不乏精美者。在明代官作佛像异军突起,明为了联络西藏地方的宗教上层人士,在的监制下,制作了许多精美的佛像,作为礼品赐给西藏寺庙。
金铜佛造像不是日常生活用品,而是用来膜拜,需用一颗虔诚的心来制作;造像师的制作也不是随意凭空,而是根据 “造像量度经”等佛教仪规来制造。加之铜材料比较贵重,在古代铸佛像被认为是严肃、神秘,难度很大的工程,暗中有神明佑护。虽然,现代的仿品很多,作伪的手段也越来越高明,但用心观察,仔细辨别,还是能找出端倪!
用“移花接木”法做假方法有:
1. 数件拼合。就是将失落的残件重新拼装起来。比如,明代的狮子配上清代的铜佛像。
2. 真品加伪款。如将清代晚期的铜佛像刻上“大清乾隆年制”,以此来提高身价。
3. 新旧拼凑的作伪法。比如缺个座子、缺个背光等,就配上新座子、新背光,来充当完整的旧品,这主要是卖家希望残缺的物品能以完整的面貌卖个好价钱。
以款识作伪可分为真品伪款、伪品真款和伪品伪款三种铜佛像。比如,在明代早期铜佛像上加刻“大明永乐年施”或“大明宣德年施”款,其实,这反而破坏了真品的品相。“伪品真款”就是前面所说的用“东拼西凑”法造成的,在真品有款的座子或背光上,加上新铜佛像,铜佛像是伪的,可款是真的。当然,还可以从字体、字形上来分析。伪品伪款自然是一无可取。总之,要综合判断,才能运筹帷幄,买到真货.
佛家认为释迦牟尼佛有三十二种不同凡人的容貌,称为三十二相,还有八十种小特征,合称八十种好。但是这许多的“相”和“好”在造像上是无法表现出来,一般只有“眉间白毫相”、“顶髻相”、“手足指缦网相”等能明确的显示出来。
中国历史悠久,各个朝代文化不同,雕刻艺术也随之千姿百态。清代是我国封建王朝的鼎盛时期,也是终衰落的时期,清代的佛像造在北方依然是以西藏系统的造像为主流,南方汉族的传统手法雕塑日见衰退,在乾隆朝以后,江河日下,乏善可陈。
明早期的汉传佛造像,身材比例比较适中,身躯饱满结实,线条简洁流畅,丰胰而不虚,近人而不俗。造像胸部.腹部的起伏和平简的外衣形成对照,富有整体感。明嘉请以后,特别是万历年间,汉地造像盛一时。这一时期的佛造像多头大身长,体态丰臃,传世品较多。明代铸造的金铜佛像工艺,造型比较优美。从造像的风格上来看,更加贴近了生活,世俗化的味道更加浓厚。从造型佩饰上看,基本上是祖露上身,下着大裙,肩上搭有坡帛等等。服饰贴体而轻柔,衣纹和衣饰的刻画运用写实手法,视觉效果非常逼真。
————— 认证资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