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
王大凡的瓷板画真品,王大凡瓷板画渔樵耕读,王大凡琴棋书画瓷板画四条屏,王大凡仿品瓷板画 |
面向地区 |
全国 |
瓷板画是瓷器众多器形中的一种,因其形状为平板,故称瓷板画。我市珍藏家刘育青珍藏的瓷板画“王大凡款人物图案瓷器”,长66厘米,宽46厘米,为全手工绘制。该瓷板画画工细腻,人物生动传神,彩色鲜艳,王大凡的绘画威风凛凛威风凛凛。
近几年王大凡瓷板画同类藏品拍卖记录:
藏品名称:民国王步米黄釉锦地青花花鸟四方箭筒
估价100.00到150.00万---成交价:RMB172.50万---成交日期:2011年12月2日
藏品名称:王大凡1930年(庚午年)双耳四方粉彩瓷瓶
估价150.00到220.00万---成交价:RMB276.00万---成交日期:2017年10月20日
藏品名称:民国程意亭、许钟蓝瓷板(三件套)
估价80.00到100.00万---成交价:RMB166.75万---成交日期:2014年3月27日
藏品名称:民国粉彩胭脂花卉地山水人物尊(一对)
估价300.00到300.00万---成交价:RMB330.00万---成交日期:2018年5月20日
藏品名称:1936年田鹤仙粉彩“梅花图”册页(四块)
估价130.00到150.00万---成交价:RMB138.00万---成交日期:2014年6月22日
藏品名称:民国19年(1930)、民国20年(1931)...
估价咨询价---成交价:RMB3277.50万---成交日期:2012年12月6日
藏品名称:民国汪野亭四季青绿山水瓷板(四块)
估价300.00到350.00万---成交价:RMB345.00万---成交日期:2014年3月27日
藏品名称:王大凡悠然自乐座屏
估价96.00到192.00万---成交价:HKD144.00万---成交日期:2018年1月17日
藏品名称:1928年作民国碧珊粉彩鱼藻图挂屏
估价130.00到140.00万---成交价:RMB155.25万---成交日期:2013年12月3日
藏品名称:王步“四大”瓷板画
估价600.00到600.00万---成交价:HKD825.00万---成交日期:2018年1月31日
从王氏作品设色来看:一、是画面壮丽照人。画时势大、人物多的作品,总是凭证主题需要,主角多用鲜艳醒目的色料(如胭脂红、西赤等),次要人物一样平常以赭、黄、蓝色陪衬;二、是填色较厚实,黑、白、红明确,突显条理感,人物画在双勾白描稿的基础上,多用浓重、深沉、艳丽的色彩,作多条理的渲染,注重明暗条理和冷暖转变,有传统工笔重彩的艺术效果。若是说他早年的作品用画笔向人们讲述一个感人的故事,那么他中年的作品就是转达一种禅意,晚年的作品则表达了一种精神境界。中国画各人林风眠、潘天寿、周昌谷、吴山明等称王大通常一位艺术修养的“陶瓷文人画大师”,“若是不是其时景德镇情形闭塞,缺乏宣传,大凡先生人物画艺术造诣可以与海上各人相媲美”。
王大凡瓷板画特征,近5年来瓷板画行情可谓发生了排山倒海的转变,从十几年前的门可罗雀,到现在天价频现,行情逐年走高。瓷板画徐徐成为珍藏市场又一个热门。业内人士体现,10年前花5000元可以购置“珠山八友”之一汪野亭的4幅浅绛山水瓷板画,现在市场价已经凌驾25万,十年涨了50倍,涨幅相当惊人。中泰国际曾举行过“珠山八友”瓷板画拍卖专场,94件作品成交率72%。毕渊明的《老虎四扇屏》以横跨估价数倍的62万元成交,汪野亭的四屏瓷板现在的价格基本都在百万元以上。
综观近几年的拍卖数据,“珠山八友”瓷板画作品的成交额在逐年攀升:2008年拍卖的王琦粉彩瓷板《渔翁图》以241.5万元成交;2009年拍卖的王大凡一件《黄山四千仞》瓷板拍出780万元的;而在2011年的嘉德春季拍卖会上,王大凡的粉彩瓷板画《禹王治水图》以920万元创个人成交纪录。短短几年中,从几万元成交价到2011年的近千万元,并非偶然现象。究其原因,是由于“珠山八友”的瓷板画有着雄厚的投资潜力。对于存世量的“珠山八友”瓷板画真品来说,它就如“原始股”,升值空间很大。从市场价位来看,目前“珠山八友”瓷板画的价格远远低于当年同时期、同名气的画家的价格,因此“珠山八友”的瓷板画还具有广阔的升值空间。
王大凡(1888年-1961年),号“希平居士”,又号“黟山樵子”,斋名“希平草庐”,绘瓷艺人,景德镇“珠山八友”之一, 早年拜汪晓棠为师,其粉彩人物仕女受汪晓棠的影响较大。晚年时得海上画家马涛《画中诗》册,构图、造型遂受马涛影响。与王琦潇洒、奔放的画风相比,王大凡则显得规矩严谨,主题与配景相辅相成。笔下人物秀润、纹理清新、气韵浑成。粗细相间、兼工带写的“落地粉彩”画法,继承和发展了“浅绛”传统绘瓷技艺,画面浓淡、阴阳分明,神形活现,生动活泼。1939年起,王大凡在彩绘人物时,不用玻璃白打底,而直接将彩料平涂于瓷胎,再罩以雪白、水绿等釉后经低温彩炉烤烧成品。由于不用渲染,景德镇至今称大凡填彩法为“落地彩”。
此藏品尺幅恢宏可观,烧制平整,胎釉精良雅洁,人物脸部刻画细腻,讲究明暗变化,晕染手法特,立体感强。 传世所见王氏人物瓷板通常多为三、四人,但本品颇为珍贵,多达八人,且形象各不同,表现手法自然需要刻意区分,其难度非比寻常,没有深厚的功力不敢轻易尝试。整幅画意吉庆祥瑞,寄寓富贵、名利双收之意,亦蕴含着民间村野的淳朴味,这是王大凡瓷绘人物画魅力所在之处。此件藏品为之佳作,具有的收藏、投资以及研究价值!
尽管瓷板画只有百余年历史,但是瓷器在海内外的声誉地位和中国画的深厚文化底蕴,都让其深受藏家喜爱,成为广受市场推崇的收藏品。
市场行情分析
,珠山八友-瓷板 (一套)
估价 RMB 580万-1200万 成交价 RMB 1725万 2012年春季拍卖会
第二,珠山八友套板
估价 RMB 580万-980万 成交价 RMB 1467万 2012年秋季拍卖会
第三,王大凡 禹王治水图 粉彩瓷板
估价 RMB 180万-220万 成交价 RMB 920万 2011年春季拍卖会
第四,王大凡 粉彩“福寿无疆”人物大瓷板
估价 RMB800万-1200万 成交价 RMB 920万 2011年秋季拍卖会
第五,1928年作 琮式瓶
估价 RMB 500万-600万 成交价 RMB 598万2012年春季拍卖会
“珠山八友”是一个文化现象,这种现象在陶瓷史上是鲜见的,在中国绘画史上却是相当普遍的———“画派”现象。“珠山八友”的出现是有特殊的历史文化背景。在明清以前的陶瓷文化情境中,陶瓷工匠的任务是为统治服务,身份和创作没有自主性,也没有结社的自然条件,他们的身份就像是受雇者。时序发展到近代,陶瓷工匠的身份得到了的自由和释放,于是他们就像其他文人一样具备了形成艺术雅集或艺术社团的条件。他们往往有共同的志趣或人生目的。就像王大凡(1888-1961)在《珠山八友雅集图》中表述的一样:道义相交信有因,珠山结社志图新。翎毛山水梅兼竹,花卉鱼虫兽与人。画法唯宗南北派,作风不让东西邻。聊得此幅留鸿爪,只当吾侪自写真。这种带有自娱意味的直抒胸臆,让人看到了无奈,也看到了景德镇瓷业的危机局面。景德镇人杰地灵,人才辈出,随着清朝国力的衰败,御窑厂的衰落,一批的民间陶瓷艺术家异军突起,珠山八友就是其中技艺超群的代表人物。
瓷板画的历史悠久,早见是秦汉时期,但真正意义上是在明代中期问世,直到清朝中期时,瓷板画慢慢进入兴盛时期,成为弓腰的商品瓷画。瓷板画品种繁多,内容涉及广泛,其中包括历史人物、故事情节、山水花卉等。寓有吉祥寓意的图案也是目不暇接,涉及广泛几乎无所不览。
王大凡,生于1888年至1961年仙逝,名堃,号希平居士,又号黟山樵子,斋名希平草庐,祖籍山西太原。本人出生于江西省波阳县黄岗村。儿时私塾3年,9岁学徒,15岁拜师王晓棠,(汪晓棠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瓷上文人画"的代表人物,他的仕女画尤为。)开始学习陶瓷彩绘技法、中国画、诗词歌赋。刻苦钻研的王大凡慢慢崭露头角。1901年到1940年的39年问,王大凡完成了从古彩、图案到传统文人画的的陶瓷艺术创作转型。
王大凡瓷板画价格鉴定方法介绍
王大凡的作品,无论是大件还是小件,可以说都充满了"文人画"的意趣美、意境美和形式美。;他笔下的历史人物,或疾恶如仇,或正气凛然,或幽默诙谐,或聪明睿智。人物风格画品神行活现形态各异,内在精神气质和艺术内涵特点,提高"画"的审美意趣,并坚持把这种"意趣"扩大到画外,在继承和发展陶瓷工艺中提高了文化高度品格并取得了新的成果。
1915年,他与王琦、潘勾宇、汪晓棠、周小松、汪野亭等人的作品由江西瓷业公司、景德镇商会推荐,送巴拿马博览会参展。作品《富贵寿考》粉彩瓷板画,荣获巴拿马博览会金质奖章,是当时惟一的得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