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
哪里有景福黄金回收,黄金回收诚信店,上海黄金回收,老庙黄金回收 |
面向地区 |
全国 |
费文元老金条回收,民国金条回收,民国老黄金回收,费文元老黄金首饰回收,项链、手镯、戒指、锁片、摆件回“费文元裕记”银楼是嘉庆年间(1796-1821年)设立于上海老城厢。民国时期前后搬迁到南京路山西路口营业,旧址位于现在南京东路上海书城斜对面,抗战后期因经营困难而歇业。“费文元”的金银工艺水平相当高,在当年遐迩,特别擅长制作金钻翠等材料首饰。
庆福星老金条回收,民国金条回收,民国老黄金回收,庆福星老黄金首饰回收,项链、手镯、戒指、锁片、摆件回收“庆福星”银楼创设于清代道光年间(1822-1846年),早的字号为“庆福星恒记"银楼,历史较为悠久,民国时期迁往南京东路石潭弄口南面,与“杨庆和”银楼对街相望。解放后南京路“庆福星”银楼转为“庆福星旧货商店”,是当时上海规模大的寄售物品,如钢琴,小提琴等乐器和工艺品的旧货商行之一。
国时期的金条以两制标示重量,在民国17年(1928年)以前,“两”单位各地比较混乱,一般在32g左右,民国17年南京统一度量衡(《民国权度标准方案》)以1两=31.25公克。嗣后,金条都以两为单位,尤其以中央造币厂铸造的金条口碑为佳,规格常见的是1两、5两金条,也有半、2、3两都规格的。黄鱼”是民国时期老百姓对金条的俗称。
抗日战争后期,国统区通货严重膨胀,法币贬值。为抑制通货膨胀,国民开始出售黄金,举办黄金储蓄存款,收回法币,平抑物价。1945年8月,黄金储蓄存款陆续到期,命令中央造币厂生产金条,以应付黄金兑现之需。金条原材料是由美国进口的四百两重金砖,中央造币厂直接进行切割,制成各种重量的小金条。
在民国那段动乱的时期,一般的富裕家庭,家中都会准备一些“黄鱼”。在的谍战剧《潜伏》中,姚晨扮演的游击队长翠平,经常的往鸡窝里藏金条,后将私藏的27根金条作为党费上交给了党组织,相信大家印象一定比较深刻。
民国时期金条的购买力,抗战初期,一根小黄鱼大约可以兑换30—40块大洋,兑换比率随着年景好坏上下波动。抗战后期,黄金越来越贵,兑换银元的比率越来越大。在1949年之前,100块大洋(3根小黄鱼)就可以在北京买个小型四合院。当时小康之家一月生活总费用也就是15块银元。一顿全家福吃下来,也就是两三块银元的样子。当时就是富人也很少使用金条花费,金条主要是作为硬通货贮藏起来,花费的时候兑换成保值的货币银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