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
方九霞黄金回收,黄金回收诚信店,金山黄金回收,萃华黄金回收 |
面向地区 |
全国 |
庆福星老金条回收,民国金条回收,民国老黄金回收,庆福星老黄金首饰回收,项链、手镯、戒指、锁片、摆件回收“庆福星”银楼创设于清代道光年间(1822-1846年),早的字号为“庆福星恒记"银楼,历史较为悠久,民国时期迁往南京东路石潭弄口南面,与“杨庆和”银楼对街相望。解放后南京路“庆福星”银楼转为“庆福星旧货商店”,是当时上海规模大的寄售物品,如钢琴,小提琴等乐器和工艺品的旧货商行之一。
日战争时期(1937-1945),一两黄金约等于1000块大洋。这个时期,日本侵占了中国的主要经济区域,掠夺了大量的资源和财富,还强行推行日伪货币。国民发行的金圆券也无法抵御通货膨胀。黄金价格暴涨,黑市交易盛行。
抗日战争后期,国统区通货严重膨胀,法币贬值。为抑制通货膨胀,国民开始出售黄金,举办黄金储蓄存款,收回法币,平抑物价。1945年8月,黄金储蓄存款陆续到期,命令中央造币厂生产金条,以应付黄金兑现之需。金条原材料是由美国进口的四百两重金砖,中央造币厂直接进行切割,制成各种重量的小金条。
民国时期中央造币厂生产的金条,收藏界俗称“厂条”。厂条形状为长条形状,经实测五两重的厂条长7厘米,宽3.1厘米,厚3.1毫米。条面有孙中山侧面头像或中央造币厂厂徽——古代布币图案,印有编号、成色、重量等文字,有的还钤有“中央造币厂制”、铸造时间等戳记民国时期的金条究竟价值如何呢?民国的金条规格很多,有一两、二两、三两、五两、十两数种,但当时流行的就是称为大黄鱼和小黄鱼的两种规格。
需要澄清的是黄鱼的规格并不是统一的,由重量划分的话,其实什么规格都有,但基本上市面上有2种是常见的,一个是所谓的大黄鱼(重量为10两一条)一个所谓的小黄鱼(重量为1两一条),但这里有一个容易出错的知识点,大家请拿出小本做好记录,民国度量衡和后的现在可不一样,那阵子一斤为十六两,也就说一两比现在小,(现在一斤等于10两,一两呢就是50克。那阵子需要除以16,一两核算为31克),所以大黄鱼合算成克数的话,大黄鱼为312克左右,小黄鱼为31克左右~
民国时期金条的购买力,抗战初期,一根小黄鱼大约可以兑换30—40块大洋,兑换比率随着年景好坏上下波动。抗战后期,黄金越来越贵,兑换银元的比率越来越大。在1949年之前,100块大洋(3根小黄鱼)就可以在北京买个小型四合院。当时小康之家一月生活总费用也就是15块银元。一顿全家福吃下来,也就是两三块银元的样子。当时就是富人也很少使用金条花费,金条主要是作为硬通货贮藏起来,花费的时候兑换成保值的货币银元。
全国黄金回收热销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