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桑石
坦桑石也称黝帘石(Zoisite),为硅酸盐矿物。早期被用作装饰材料,自1967年在坦桑尼亚发现了蓝紫色的透明晶体之后,它在宝石业中的地位日益提高。为纪念当时新成立的坦桑尼亚共和国,被命名为坦桑石(Tanzanite),它在国外还被称为丹泉石。
坦桑石初被误以为是橄榄石,随后又被误以为是蓝线石。终被一个坦桑尼亚的地质学家Lan McCloud正确定名。这是一种世界公认的新兴宝石。这种宝石于1967年在赤道雪山脚下的阿鲁沙地区被发现。1969年,蒂凡尼(Tiffany)公司把它推向了国际珠宝市场。
坦桑石为区域变质和热液蚀变作用产物,宝石级黝帘石的产地有坦桑尼亚、格陵兰、奥地利、瑞士等。
Ite在英文中有从属物之意,因而四天王的名字均可照此拆分解读。Zoisite可拆分为Zois和Ite,Zois出自该宝石的发现者--Baron Sigismund Zois von Edelstein,斯洛文尼亚一名的名字。据说,闪电点燃了一场草原大火,火后这种本来同其他石头混杂在一起的、呈土黄色的矿石变成了蓝色。放牛路过此地的马赛游牧民便把这可爱的蓝晶体收藏起来。消息传出后,四处寻找新品种的珠宝商便来打探。1969年,纽约的Tiffany公司就以出产国的名字来命名这种宝石--Tanzanite,并把它迅速推向国际珠宝市场。喜欢追求新奇的美国妇女们立刻成了它的买主。原来,黝帘石是一种钙铝硅酸盐矿物。这些蓝色至青莲色的透明黝帘石晶体,经过人们的琢磨和加工制作,成为一种宝石,虽很美,但不被世人所承认。1967年,美国成立了泰芬尼宝石公司,该公司注意到坦桑尼亚的蓝色黝帘石是可以开发的宝石资源,遂即刻意开采,并融入的宝石加工工艺,推荐到世界宝石市场,立刻身价倍增,供不应求,现已成为世界流行的一种饰用宝石。
中国的宝石业界对它有如下评述:“坦桑石,宝石级黝帘石,是一种含钙、铝的硅酸盐。未经加热处理的黝帘石呈淡红紫色、淡黄绿色和蓝色,加热处理后的黝帘石呈带紫的靛蓝色。密度3.35g/cm3。黝帘石与蓝宝石相似之处是靛蓝的颜色,区别在于:黝帘石的靛蓝色鲜艳均一,见不到色带或生长线。多色性明显,从不同方向观察有紫、绿、蓝三色变化,在某一 方向可以见到紫红的色彩。硬度低,可用锉刀刻划。黝帘石是新崛起的宝石品种,因颜色漂亮受到人们喜爱 [1] 。
如有藏品出手可联系李经理:19179176396同号
查看全部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