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
碳酸锂回收行情,长葛碳酸锂回收,碳酸锂回收行情,虎林回收碳酸锂资质 |
面向地区 |
全国 |
去年以来,新能源车销量爆发,带动磷酸铁锂需求高速增长,也为传统磷化工企业转型升级带来了机遇,一大批磷化工企业涉足磷酸铁锂赛道。
磷化工们布局磷酸铁锂的步伐越来越快。
2月16日晚,云天化(600096.SH)发布公告称,公司与恩捷股份(002812.SZ)、亿纬锂能(300014.SZ)、浙江华友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友控股)等共同签订了《新能源电池全产业链项目合作协议》,将通过合资公司共同开采矿产资源,进行矿产深加工,共同研发、生产和销售新能源电池及新能源电池上下游材料。
去年,我国动力电池装机量累计154.5GWh,同比累计增长142.8%。其中三元电池装机量累计74.3GWh,占总装机量48.1%,同比累计增长91.3%;磷酸铁锂电池装机量累计79.8GWh,占总装机量51.7%,同比累计增长227.4%。从今年1月份的数据来看,磷酸铁锂产量及装机量继续超出三元电池,且增速较三元电池明显更高。
受新能源汽车行业高景气的影响,现阶段磷酸铁、磷酸铁锂仍处于供给不足的状态。大幅增长的需求和预期,持续推升磷酸铁、磷酸铁锂价格。以磷酸铁为例,磷化工行业业内人士向记者介绍,去年年初,磷酸铁价格还是1.2万元/吨。随后一路上涨,年内高点达到2.7万元/吨,涨幅高达 125%,目前价格维持在2.3万元/吨。
根据新数据显示,电池级碳酸锂涨10000元/吨,均价报40万元/吨;氢氧化锂涨9500-10500元/吨。涨势猛的碳酸锂,可以说是一天一个价,均价较去年年初已经翻了7倍多。
正极材料方面,锂盐价格的快速上行带动三元材料及磷酸铁锂成本快涨,价格上行。且部分中小厂因锂盐采购难度较高叠加年后订单签订不理想而出现调低开工率或提前放假,供应量有下滑。节后随着复产节奏推进,价格均将继续随成本端小幅上行。
对于业绩的预亏,孚能科技表示,受到原材料价格大幅持续上涨的影响,导致产品成本上涨,拖累年度业绩;另一方面,动力电池行业的平均市场售价过去数年整体呈下降趋势也是业绩亏损的原因之一。
保利新则表示,原材料价格持续大幅上涨,但电池价格向下游传导滞后,导致下游销售价格涨幅显著低于原材料价格涨幅。
整车厂方面,比如特斯拉、比亚迪等均受到了缺芯和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影响,正通过提价疏导成本压力。1月21日,比亚迪消息,因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以及新能源购车补贴退坡等影响,比亚迪汽车将对王朝网和海洋网相关新能源车型的指导价进行调整,上调幅度为1000元-7000元不等。此次调价将于2月1日起生效,在此之前付定金签约的客户不受此影响。
消息面上,电子盘碳酸锂提单买卖协议价达到470元/千克。本轮锂盐周期起始于2020年10月,其中碳酸锂从彼时的4万元/吨上涨至目前的接近50万元/吨。大宗原材料的价格波动有个特点,上涨速率越快,持续周期就越短,反之亦然。不过,商品价格运行的核心却是供需关系,供应持续小于需求,就难言上涨趋势的结束。
2021年底,赣锋锂业副总经理刘明参加公开活动时曾提出,“从供需建设周期看,锂电池周期六个月,有些只需两个半月。供给端的正极材料需要约1年时间,慢的要1.5年,锂材料约2年半时间,有些地方需要3年。”
反观锂矿的扩产,则需要“勘探,采矿许可,采矿,选矿等上游产能释放需要时间。”
国内锂盐新建产能不断加码,海外矿山增量有限、盐湖产能是释放滞后,供需关系及成本等多重因素支撑下,本轮锂盐的上涨周期难言结束。
所以,整个行业的基本面毫无问题,A股锂矿板块此前持续调整阶段可能已经结束,但后续能否重回强势,仍然取决于二级市场投资偏好、板块轮动等因素。而有利的因素是,导致2021年锂矿股下跌的高估值问题,如今正随着相关公司的业绩增长兑现,得到了明显缓解。
————— 认证资质 —————
全国碳酸锂回收热销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