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
广州石蜡,石蜡,普陀区回收石蜡,开平回收石蜡 |
面向地区 |
全国 |
可以看到,上周高硫燃料油和低硫燃料油硫价差扩大后小幅收缩,其背后推动因素主要是发电需求的增加使得高硫燃料油走势偏强。需求现实改善促使燃料油库存去化节奏加快。数据显示,新加坡船燃市场3月销售量为419.9万吨,环比上涨7.9万吨;13月累计消费1282.2万吨,同比上涨10.6万吨。
同时,截至4月16日当周,西北欧ARA三港库存为151.7万吨,周环比下降16%;富查伊拉燃料油库存为999.4万桶,周环比减少121.7万桶,降幅10.86%。虽然新加坡燃料油库存周环比增加33.7万桶至2395.8万桶,但主要是货物净流入增加导致了当地库存的增加,净进口量117.5万吨较周增加48万吨。
即便如此,新加坡燃料油库存增加幅度依然偏低,当前新加坡库存略往年同期水平。整体来看,高硫燃料油需求积极改善有助于库存去化的顺利进行。航运业景气度上升众所周知,船用燃料油成本约占船舶总运营成本的50%,所以航运市场景气度强弱会直接影响燃料油的需求,进而对价格产生影响。
受益于全球经济持续复苏,海运需求显著恢复。西本新干线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4月20日,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BDI)回升至2472点,较今年年初的1374点大幅增长了79.91%。此外,巴拿马型运费指数(BPI)回升至2557点,较今年年初的1364点大幅增长了87.46%。
同时,沙特的炼油装置遭受胡塞武装的袭击,虽然短期激化的概率不大,但还是加剧了市场对地缘政治的担忧。整体来看,OPEC+恢复产量只是时间问题,全球原油供需格局将会逐渐宽松,原油价格存在向下驱动。虽然短期地缘政治对原油价格起到了一定的支撑作用,但难以对原油价格提供持续支撑。
在这种情况下,成本端对沥青的支撑作用将会逐渐减弱。企业开工负荷较高受成品油价格上涨等因素的影响,近期加工马瑞原油生产沥青的综合利润小幅上升,达到20元/吨,处于正常偏高水平。在这种情况下,国内沥青生产企业的生产积极性较好。
截至4月14日当周,国内沥青装置开工负荷为46.7%,环比4月7日当周小幅下滑1.7个百分点,但较去年同期上升5.8个百分点,并且没有影响的2019年同期水平,市场供应相对充足。受企业开工负荷较高的影响,国内沥青库存特别是炼厂库存处于较高水平。
截至4月14日,国内沥青炼厂库存达到103.75万吨,较去年同期上升40.85万吨,同比上升64.94%;沥青社会库存为83.47万吨,较去年同期下降2.7万吨,同比下降3.13%。目前,国内炼厂库存处于历史高位,企业去库存压力较大。
有媒体报道称,刚刚结束不久的新一轮伊核谈判取得了新进展,与会各方已经就部分问题达成了共识,伊朗正在起草一份恢复(核)协议的文本草案,这被视为此次谈判取得进展的象征,美伊有可能实现和解。目前,伊朗原油产量约为200万桶/日,若美伊关系缓和,未来或有100万桶/日的产能缺口回补,对原油价格形成潜在利空。
针对伊朗问题,笔者目前保持谨慎态度,主要是因为美伊关系缓和预计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伊朗原油产量增长对盘面形成的压力将逐步释放。活跃石油钻井增加当前,美国原油日均产量为1100万桶。贝克休斯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在线钻探油井数量344座,比前周增加7座,活跃石油钻井平台数量增加,意味着未来几个月美国油气产量将增长
美国石油和天然气活跃钻井平台数量都达到2020年4月以来高水平。目前,的成本大都在3545美元/桶范围内,换言之,当前原油价格已逐步覆盖页岩油企的生产成本。因此,未来一段时间,美国原油产量将逐步恢复。
成品油方面,美国能源信息署公布的新数据显示,美国成品油需求总量平均为1964.5万桶/日,比去年同期高20.0%;车用汽油需求四周日均量为880.8万桶,比去年同期高37.4%;馏分油需求四周日均量为387.4万桶,比去年同期高8.6%;煤油型航空燃料需求四周日均数比去年同期高24.8%。
伴随着裂解价差回升,美国炼厂开工率跟随上行,夏季到来后,该国成品油消费将迎来增长。内外盘价差或修复截至4月13日当周,投机商在纽约商品交易所和伦敦洲际交易所交易的美国轻质原油和布伦特原油期货和期权持有的净多头总计手,比周增加24166手,相当于增加2416.6万桶原油。
管理基金在布伦特原油期货和期权中持有的净多头增加8.41%。多头持仓增加,反映出市场对中长期原油价格保持谨慎乐观态度,月间价差结构也出现改善。内盘市场方面,上海原油期价总体跟随外盘走势。从内外盘价差角度看,SC原油仍旧处于低估状态。
客观来看,消费复苏程度优于国外。因此,中长期而言,内外盘原油价差有望修复。考虑到国外仍旧较为严重,建议投资者密切关注全球发展以及效果兑现情况,因为后市需求将决定原油价格的上行空间,短期原油价格或延续振荡走势。
山西省煤矿安监局消息,3月份,山西省煤矿发生事故3起,死亡6人,同比增加3起、6人。一季度,山西省煤矿发生事故3起,死亡6人,同比增加2起、3人,分别上升200%和。一季度,全系统共监察矿井616座,监察执法664矿次,监察覆盖率67.67%。
查处一般事故隐患4989条,查处重大事故隐患58条。行政处罚297次,其中:对生产经营单位行政处罚229次,对主要负责人行政处罚68次。行政罚款8427.8万元。责令停产整顿矿井52座,下达各类监察执法文书4267份。
“当时,上游焦煤和下游钢铁以及焦化行业产能严重过剩,煤焦和钢材价格持续下降,行业利润率在低位徘徊。到了2015年,焦炭价格和行业效益都降到历史低谷。”副总经理王柏秋说。进入“十三五”时期(2016—2020年),国家先后出台多项方针、文件,将压减煤炭和钢铁过剩产能列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加大了环保治理和控煤力度。
据统计,“十三五”期间,山西、河北、山东、江苏和河南关停焦炭产能1.28亿吨。这一阶段,煤炭、钢铁去产能加上需求持续好转,推动煤炭、钢铁行业效益大幅攀升。焦炭供需从基本平衡转为阶段性的供不应求,焦炭价格持续回升,焦化行业整体盈利逐步向好。
期货日报记者了解到,在过去10年焦炭现货价格“过山车”般的行情下,焦炭期货较好地发挥了价格发现功能,一些企业定期对期货品种的持仓量、成交量和价格变化进行分析,结合期货、现货市场综合情况,为企业采购、销售决策提供依据。
在这一过程中,期现价格相关性整体保持在0.8左右的水平,期货价格对市场供需变化进行了及时反应、预研预判,为企业合理安排生产销售和管理风险提供了价格信号,为国家制定煤炭行业政策、整体配置供需资源等提供了决策依据。
————— 认证资质 —————